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覆公折足 > 成语"覆公折足"的意思
gōngshé

覆公折足



覆公折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详细释义

  1.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晋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二》:“太尉樊稜,司徒許相,皆竊位懷禄,苟進無耻,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亦省作“覆折”。《後汉书·李固等传论》:“李固據位持重,以争大義,確乎而不可奪。豈不知守節之觸禍,恥夫覆折之傷任也。”《周书·寇洛于谨等传论》:“及謹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爲戒,覆折是憂。”


基础信息

拼音fù gōng shé zú

注音ㄈㄨˋ ㄍㄨㄥ ㄓㄜˊ ㄗㄨˊ

繁体覆公摺足

出处《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感情覆公折足是中性词。

例子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太尉樊裬,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