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民不畏死 > 成语"民不畏死"的意思
mínwèi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详细释义

  1. 民不畏死: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概。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同样作为国家来说,也有专门做这项工作的部门和机构,是别的人不能越俎代庖的,刑法是国家的大事,事关人命的死刑更是头等大事,从立案、取证、判决到执行,每个环节都必须慎之又慎,宁纵毋枉,否则就是好杀、草菅人命。《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着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百科释义

民不畏死: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概。


基础信息

拼音mín bù wèi sǐ

注音ㄇ一ㄣˊ ㄅㄨˋ ㄨㄟˋ ㄙˇ

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感情民不畏死是中性词。

例子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中国人民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