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舍本逐末 > 成语"舍本逐末"的意思
shěběnzhú

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舍:放弃。本:根本的,主要的。逐:追求。末:枝节的,次要的。原指弃农而事工商。后泛指放弃根本、主要的部分,而追求次要的、枝节的。比喻做事情不抓根本,而在枝节上下功夫。也作“舍本事末”、“弃本逐末”。

详细释义

  1.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百科释义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基础信息

拼音shě běn zhú mò

注音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繁体捨本逐末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感情舍本逐末是贬义词。

例子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正音“舍”,不能读作“shè”。

辨形“末”,不能写作“未”。

辨析舍本逐末偏重在“做的内容不当”。而“舍近求远”偏重在“方式不当”。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贪小失大,舍本求末,舍近求远,轻重倒置,事倍功半,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损本逐末,秦伯嫁女,因小失大,劳民伤财,离本趣末,忘本逐末,降本流末

反义逐本舍末,大处落墨,归根结蒂,归根到底,追根求源

造句

  • 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 勿抓影子而失去实质;不要舍本逐末。
  • 今天很多人都在舍本逐末。
  • 勿竭泽而渔。勿杀鸡取卵。勿舍本逐末。
  • 我认为他们是舍本逐末。
  • 也有可能整个行动会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 教育是人的根本,若把这根本问题忽略了,那就叫舍本逐末,舍近求远。
  • 看到多少事业有成的俊杰英年早逝,无不令人扼腕叹息:难舍本逐末的做法留给了太多太多的教训!
  • 她还说,需要“补充维他命”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已经舍本逐末了。在水果和蔬菜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维他命。
  • 合作关系的破裂给组织机构的成功造成的损失令人震惊。“舍本逐末”每年都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成本,和真正的战争别无二致。
  • 我们可以本能地作出反应,然后进入“舍本逐末”这样一个下行螺旋之中;或者我们也可以不慌不忙地观察自己的反应,然后选择最有利于追求合作的方式。
  •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实践,丰富了大学公共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内容,显著改善了教学效果。多方位的感官刺激也极易舍本逐末,适得其反。
  • 出现这样的局面时,我们就进入了巴里•奥什里所说的“舍本逐末”的境地。它充满了戏剧性,它缺乏信任,人们互相责难,相互羞辱,它导致整个体系损失大量的能量。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