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一鳞半甲 > 成语"一鳞半甲"的意思
línbànjiǎ

一鳞半甲



一鳞半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详细释义

  1.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鳞半甲[yīlínbànjiǎ]
  1. 比喻事物的片段。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卷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杜少陵三》:「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也作「一鳞半爪」。

百科释义

一鳞半甲,拼为yīlínbànjiǎ,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出自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


基础信息

拼音yī lín bàn jiǎ

注音一 ㄌ一ㄣˊ ㄅㄢˋ ㄐ一ㄚˇ

繁体一鱗半甲

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感情一鳞半甲是中性词。

例子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唐人以为长于讽刺,得陈拾遗一鳞半甲。”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片面的东西。

近义一鳞片爪,一鳞片甲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