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风筝的古诗诗句

风筝 的诗词(58条)

小孙放风筝,志勖

清朝郑用锡

昂藏意气入云烟,喜放风筝到九天。要识扶摇能直上,全凭一线手中牵。

风筝

唐代司空曙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风筝

唐代高骈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呈富相风筝

宋朝邵雍

秋风一击入云端,合国人皆仰面观。好向丹霄休索線,等闲势断却收难。

风筝

唐代鲍溶

何响与天通,瑶筝挂望中。彩弦非触指,锦瑟忽闻风。雁柱虚连势,鸾歌且坠空。夜和霜击磬,晴引凤归桐。幽咽谁生怨,清泠自匪躬。秦姬收宝匣,搔首不成功。

呈富相风筝

宋朝邵雍

秋风一击入云端,合国人皆仰面观。好向丹霄休索線,等闲势断却收难。

卜算子·风筝

清朝王渭

身段太轻盈,欲去回头顾。

借得春郊一缕风,便上青云路。

才遇好风吹,又被狂风误。

错道吹来一样风,两样升沈数。

美人风筝

清朝王竹修

彷佛倾城体态妍,好风送汝上青天。

一绳摇曳疑裙带,六律均调似管弦。

飞燕身轻宜驾雾,小蛮腰细可凌烟。

愿教箕伯扶持定,休使娇娥坠九渊。

戏赋段桥风筝

宋朝杜范

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人夸无限力,身直不多金。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风筝

明朝刘崧

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

全身糊纸竹缚匡,两旗横张垂尾长。手中缓放莫教卷,风力渐舒风渐远。

犹嫌平陇去不高,走上山头如掣鳌。盘空一点正摇曳,欲坠更举何滔...

声声令·咏风筝

明朝柳是

杨花还梦,春光谁主?

晴空觅个颠狂处。

尤云殢雨,有时候,贴天飞,只恐怕,捉他不住。

丝长风细。

画楼前,艳阳里。

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

浑牵系,时时愁对迷离树。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宋朝李曾伯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风筝

宋朝田锡

白苹洲暖春风生,画楼槛上争筝鸣。铿锵节奏急复慢,空中一部天乐声。三十六宫深窈窕,绣楣藻井光相照。十三弦上千般声,朝霭微吟暮烟啸。夜来亲向月中闻,繁音错节何纷纭。碎如鸾铃与珂佩,巫山队仗迎...

春日信笔

清朝陈长生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拟古

宋朝释惠崇

幽禽迎曙响,桂木含春荣。独有绮窗妇,耿耿万里情。尘色皓鸳幌,日华明风筝。高盖久不返,中宵自怀贞。

夜坐吟

宋朝张宪

蜻蜓头落灯花黑,瓦面寒蟾弄霜色。玉壶水动漏声乾,夜冷莲筹三十刻。

蓬头儿子冻磨墨,欲拾羁怀寻不得。起看庭树响风筝,斗杓堕地天盘侧。

清明

清朝乾隆

轻云暖日仲春天,杏酪风筝节物骈。

桃欲亚枝齐带露,柳犹藏叶半拖烟。

长堤罨画青连墅,新水涟漪绿映船。

最似江乡寒食景,略回清忆动经年。

九日

明朝梁以壮

九日羁栖不可言,自心萧瑟似郊原。

红添落叶三年泪,白尽飞烟一片魂。

秋思在楼人欲老,晚花随酒独黄昏。

还堪记忆儿童事,得放风筝感父恩。

浣溪沙·春闺

明朝吴莫胜

午梦谁惊树影摇,玉楼人倦倚红绡。

游丝系满杏花梢。

蜂逐窗棂迷去路,燕寻垒草未归巢。

风筝线断傍云高。

山中送故人子之朱厓

明朝张穆

云山久卧已忘情,感子无家万里行。

可惜一身轻似线,倩谁收取断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