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曹操的诗 > 却东西门行

却东西门行

[魏晋]: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转蓬:飞蓬,菊科植物,古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

⑵不相当:不相逢,指飞蓬与本根而言。

⑶奈何:如何,这里有“可叹”、“可怜”的意思。

⑷安得:怎能。去:离开,避免。以上两句的意思是,可叹这些征夫们,怎样才能免除这种四方漂泊的苦楚呢?

⑸冉冉:渐渐。

⑹深泉:应作“深渊”,唐人抄写古书时常把“渊”字改为“泉”,以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⑺猛兽:应作“猛虎”,唐人为李渊之父李虎避讳,常把“虎”字改写作“猛兽”。

⑻狐死句:屈原《哀郢》中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最后四句以龙、虎、狐的不离故地,不忘窟穴,来反比征夫们的流离辗转,有家不能归。

写作背景

这首诗结构甚有特色,开头连用两组比兴,最后又以比兴作结,首尾相互照应。鸿雁、转蓬、神龙、猛兽、狐狸,其表象各不相同,诗人却善于抓取它们有助于表现主题的本质特征来描写,故全诗显得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尽管诗歌大部分篇幅是写比兴内容,描写诗中主题的仅寥寥数句,但因其比兴起到了延伸、拓展、发挥、强调主题的作用,所以整首诗仍然给人以含蓄深沉、内蕴丰富之感。

作品赏析

诗的首六句采用比兴手法。一开头,诗人略一勾勒,便写出了鸿雁的境遇及其春来冬去的候鸟特征。“塞北”、“无人乡”强调其孤寂寥落,“万里余”则突出路途之遥。鸿雁万里远征,与同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它们只能服从节令的安排,严冬则南飞而食稻,阳春则北翔而重回,其辛劳困苦不言而喻。“田中有转蓬”四句为第二层次,诗人没有像通常诗歌那样在比兴后立刻引入正题,而是再用一比兴手法,写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也永远无法回归故土。“相当”意为与故根相遇。“鸿雁”与“转蓬”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不相同,鸿雁有信,依节侯岁岁而回;转蓬无节,随轻风飘荡不止。但是,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得不转徙千万里之外。诗歌写鸿雁举翅“万里”之外,其空间距离感鲜明突出;转蓬“万岁”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漫长感异常强烈。而两者实是互文见义,路途遥、时间长,都是诗人所特别强调的。

在完成了连续的铺垫以后,诗歌第三层切入正题,仅以寥寥六句写征夫之状,却括尽他们艰险苦难生活的内容:一为出征之遥,远赴万里,镇守四方;二为出征之苦,马不解鞍,甲不离身;三为年岁飞逝,老之将至;四为故乡之思,返还无期,徒作渴念。这几方面有紧密关系,而思乡不得归是其关键。唯其愿望不能实现,其思乡之情也就日益加深。这一层将征夫的深愁苦恨,都在其对现实状况的叙述中宣泄出来。由于前两层中,诗人已经用比兴手法渲染了情结气氛,故这一层所表现的乡关之思显得极为真切和强烈,虽然没有一个愁、苦之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本色之语,却更能收到动人心魄的效果。

“神龙藏深泉”四句为诗歌最后一层,诗人于描写正题后又将笔墨宕开,连用神龙、猛兽、狐狸等数个比喻。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各有定所,各遂其愿,令有家归不得的征夫羡慕不已。“狐死归首丘”典出《礼记·檀弓》:“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屈原《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远离家乡的征夫们更不能忘。“故乡安可忘”这极平直的一句话,在全诗的层层衬映,铺垫之下,也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比兴手法的反复使用,给诗歌带来了从容舒卷、开阖自如的艺术美感。诗歌写思乡情结,虽充满悲凉凄切情调,但结处以神龙、猛兽等作比,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反而回荡着刚健爽朗之气,这正是曹操诗的特点之一,也是建安文学慷慨悲凉之特色的体现。全诗丝毫不见华丽词句,唯见其朴实之语。钟嵘《诗品》评曹操诗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从这首诗来看,“古直”二字评价很中肯。

曹操简介

魏晋·曹操的简介

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曹操的诗(25篇) 曹操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却东西门行

魏晋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却东西门行

魏晋傅玄

金□□□迟,丝竹声大悲。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

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

却东西门行

南北朝沈约

驱马城西阿。
遥眺想京阙。
望极烟原尽。
地远山河没。
摇装非短晨。
还歌岂明发。
修服怅边覊。
瞻途眇乡谒。
驰盖转徂龙。
回星引奔月。
乐去哀镜满。
悲来壮心歇。
岁华委徂貌。
年霜移暮发。
辰物久侵晏。
征思坐沦越。
清氛掩行梦。
忧原荡瀛渤。
一念起关山。
千里顾丘窟。

东西门行

南北朝刘孝威

广津寒欲歇,联樯密缆收。六高匝近岫,江阔少方舟。

饯泪留神眷,离欷切私俦。伫变齐儿俗,当传楚献囚。

徒然颁并命,只恧思如抽。

顺东西门行

魏晋陆机

出西门。望天庭。
阳谷既虚崦嵫盈。感朝露。
悲人生。逝者若斯安得停。
桑枢戒。蟋蟀鸣。
我今不乐岁聿征。迨未暮。
及时平。置酒高堂宴友生。
激朗笛。弹哀筝。
取乐今日尽欢情。

顺东西门行

南北朝谢灵运

出西门。
眺云间。
挥斤扶木坠虞泉。
信道人。
鉴徂川。
思乐暂舍誓不旋。
闵九九。
伤牛山。
宿心载违徒昔言。
竞落运。
务颓年。
招命侪好相追牵。
酌芳酤。
奏繁弦。
惜寸阴。
情固然。

西门行

宋朝文同

盛年可爱重,芳辰宜嬉游。
金瓮酿醇酒,玉盘炙肥牛。
青春九十日,不可一日休。
勿自汨浩气,满胸藏百忧。
君莫惜黄金,黄金身后雠。
自古贪与吝,常为贤者羞。

西门行

明朝李孙宸

出西门,步慢移。

相逢不尽欢,明日安知。

知尽欢,今日已迟迟。

车中有斗酒,与子各尽卮。

何能朝田暮,舍桎梏。

夫翁为杨花飞,马蹄滑。

请问冢中枯,今朝几行客。

生年苦不长,死年苦不短。

万岁与千秋,去者无再转。

及时行乐不须疑,崦嵫日暮夫何远。

西门行

明朝彭孙贻

出西门,怅何之。

道逢双石羊,跽问此中葬者谁。

葬者谁,侯乎王,今是非。

酹以一杯酒,泪下如縻。

冢中之朽能复饮,为有獾突隧中。

雉从冢上飞,击獾作美雉作□。

痛饮野田,醉莫言归。

但醉莫言归,母使后人如我悲。

嗫嚅卿与相,刺促两小儿。

戚戚吝富贵,不醉何其愚。

西门行

明朝胡应麟

綦隆世,化日舒,玉尊肴醴罗前除。东邻子,燕赵姝,清歌妙舞扬罗襦。

贤豪过,驷马车,良辰日吉心相娱。人命无百年,日月同斯须。

胡为自约束,怅怅常独居。岂无仙人王子乔,驾六飞龙游太虚。

岂无仙人王子乔,驾六飞龙游太虚。天地会有终,千秋万岁后仙圣同凡愚。

不如命我友,撞钟擂鼓鸣笙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