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叶友竹的诗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元朝]:叶友竹

君鉴君兮臣鉴臣,世间何有败亡人。

若还鉴古犹为远,夏后何尝可鉴殷。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皇元风雅卷之二

叶友竹简介

元朝·叶友竹的简介

...〔叶友竹的诗(2篇) 叶友竹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资治通鉴

元朝叶友竹

君鉴君兮臣鉴臣,世间何有败亡人。

若还鉴古犹为远,夏后何尝可鉴殷。

读资治通鉴纲目

清朝乾隆

低押湘帘绿影斑,时披青简度几閒。

千秋不尽兴亡故,一念惟争敬肆间。

功继麟经谁复并,文如迁史尚须删。

独予鉴古心恒惕,俗虑尘缘未许攀。

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宋朝张舜民

通鉴初成赐近臣,不遗疏贱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滞周南二十春。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细思当日修书者,祇有三人今一人。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宋朝范祖禹

六世承平有史臣,紬书东洛布成均。
网罗遗佚三千载,采撷精华十九春。
天作冠篇坟曲大,上思稽古宪章新。
乌台御史辞雠校,头白空余汗简人。

和芸叟左司被资治通鉴之赐感事赋诗

宋朝吕陶

庙席词林一二臣,校雠撰述体惟均。

圣心欲以古为鉴,史法有如王次春。

神武略中书事类,天和览后得名新。

羡君受此传家宝,遗与儿孙似昔人。

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监作

宋朝晁补之

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
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
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
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
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
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通鉴

明朝薛瑄

千二年来治乱机,只从理欲辨安危。若将此鉴为心鉴,三五如何不并归。

通鉴纪事本末题辞·其二

清朝乾隆

密言造膝有谁知,屋漏分明显在兹。

盘古前文尚疏略,三皇后事大昭垂。

宅心敬肆惟几尔,享世短长率系之。

给札西清供乙览,要于法戒励孜孜。

通鉴纪事本末题辞·其一

清朝乾隆

资治开宗司马传,分门纪事尚书沿。

沈袁题要胪从古,冯谷研精辑续编。

监夏监殷吁凛若,亦文亦质洵彬然。

百王后是谁承者,师保如临切惕乾。

吕成公宽平通鉴佚老三帖赞

宋朝岳珂

治粹于隆古,元{凯加丶}之懿,根于笃诚。世泽未倾,英髦代兴。非不卓荦,绝乎迳庭。而斯道之正,独未有以韦平之家,而继孟荀之鸣者。
岂天心之昌我朝,固得其人而后行耶。
儒服独立,出于簪缨。
百圣微言,阐我金籯。
使万世而下,洙泗有所系,伊濂有所承。正传未坠而迄续,绝学将晦而复明。所谓派历许,沿申遡荣。篑覆基峙,源澄流清。殆匪一日之积,偶然而生。至于道以身立,忠以死争。斡泰否之机,开剥复之萌。其昆弟刚毅之操,家庭讲贯之精,又何其集义之之馁,而为人之难能也。我读五帖,言言典型。文史潘吴,诗书邵程。望群贤于忠谠,验本体于宽平。则虽小而见诸简牍之接物,亦奚以异于埙篪之同声。晻若前陈,如龟之明。仁远德輶,欲举曷胜。於戏二难,古谁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