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颜容十分俏丽,年纪正是十五有余。

迎亲时,夫婿乘骑的是玉勒青骢马;

侍女端来的金盘,盛着脍好的鲤鱼。

画阁朱楼庭院台榭,座座相对相望;

桃红柳绿垂向屋檐,随风摆动飘扬。

她打扮好了,被送上丝绸香木车子;

精美宝扇遮日,迎归鲜艳的九华帐。

丈夫年纪青青有权有势,富贵轻狂;

意气骄奢,大大超过了富豪石季伦。

自己怜爱娇妻,亲自教她练习歌舞;

把稀世罕有的珊瑚送人,毫不可惜。

彻夜欢娱,春窗拂晓才灭九微灯火;

灯花片片飘落,掉在雕花环形窗格。

嬉戏之后,她从无温习曲子的功夫;

梳妆好了,只坐在香炉边熏透衣裳。

洛阳城中认识的人,尽是富贵豪华;

日夜往来的,都是赵李般大户人家。

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

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注释

1、才可:恰好。

2、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3、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富豪。

4、九微:《汉武内传》记有“九光九微之灯”。

5、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6、曾无:从无;

7、理:温习。

8、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两家。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9、曙:天明

10·越女: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

11狂夫:妇女自称其夫的谦词。

写作背景

唐代王维的七言古诗《洛阳女儿行》描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发抒作者的感慨。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王维的诗(341篇) 王维的名句

猜你喜欢

洛阳女儿行

唐代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扬州女儿行·其二

清朝屈大均

贫家有女即银树,一朵琼花人竞娶。女儿嫌老不登车,泣向双亲泪如雨。

阿娘好语慰妖娆,秘戏欢娱得几朝。此翁早遣黄泉去,更向豪家渡鹊桥。

青春不误都繇汝,即使生儿何用举。桃花不惜傍枯杨,为展春图师素女。

繇来鬼伯在扬州,催命家家红粉楼。少年尚可迎桃叶,老大休教买莫愁。

涔阳女

明朝李时行

涔阳溪上女,两两傍舟行。乍见频低首,佯羞如有情。

摘花入浦去,笑语香风生。踟蹰空怅望,遥听棹歌声。

孤儿行

两汉汉无名氏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
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
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兄与嫂严。
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乱曰:
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孤儿行

明朝彭孙贻

孤儿生诚不如死,生时父为太守,一门列戟上,见曾与祖与兄共朱衣。

弄竹马,从父军中,南至交粤北渤海,三年不归。

父没于卤跣而度岭,饥瘦乞食还故乡,母昏不省人病兄伶仃。

丘嫂不慈,驱儿独当户。

输马刍,呼役夫,使我饥无糜。

皲不覆踝,霜雪皑皑。

南山行采薪,柯折我斧。

欲取我斧,虎狞逐我。

兄持我泣,嫂怒云,笞之儿,踞当箠。

愿以斧归,道遇父,客相持,泣下如绠縻。

与我一短剑,曷不从良家子,期门佽飞。

今无天子北击胡,还客短剑,我带不属,割汝蒯缑。

以剑刈薪,刃缺胡折。

惜哉父仇,里儿道僵三日。

云苏地下父,寄言儿懦一何愚。

寄谢地下孤,儿苟活以母在,嫂诚虐我,念兄病苦,儿宁忍死以须臾。

养儿行

明朝李东阳

朝廷养公公养儿,儿为心腹股肱谁?当时意气各相许,儿
不负公公负主。
养儿至死心不易,宁不为儿不为贼。
君不见入朝告变,归杀身此儿非养。
宁非真养儿,身死名不腐,惟有真儿心独苦。

卖儿行

明朝王九思

村媪提携六岁儿,卖向吾庐得谷四斛半。
我前问媪:“卖儿何所为?”媪方致词再三叹:“夫老病
卧盲双目,朝暮死生未可卜。
近村五亩止薄田,环堵两间惟破屋。
大儿十四能把犁,田少利微饭不足。
去冬蹉跎负官税,官卒打门相逼促。
豪门称贷始能了,回头生理转局缩。
中男九岁识牛羊,雇与东邻办刍牧。
豪门索钱如索命,病夫呻吟苦枵腹。
以此相顾无奈何,提携幼子来换谷。
此谷半准豪门钱,半与病夫作睟粥。
”村媪词终便欲去,儿就牵衣呼母哭。
媪心戚戚复为留,夜假空床共儿宿。
曙鼓冬冬鸡乱叫,媪起徬徨视儿儿睡熟。
吞声饮泣出城走,得谷且为赡穷鞠。
儿醒呼母不得见,绕屋长号更蹢躅。
观者为洒泪,闻者为颦蹙。
吁嗟!猛虎不食儿,更见老牛能舐犊。
胡为弃掷掌上珠,等闲割此心头肉?君不见富人田多气益
横,不惜货财买童仆。
一朝叱咤嗔怒生,鞭血淋漓宁有情。
岂知骨肉本同胞,人儿吾儿何异形。
呜呼!安得四海九州同一春,无复鬻女卖儿人。

孤儿行

明朝刘基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
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
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
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
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
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打虎儿行

清朝毛奇龄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
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
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
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着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
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
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
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
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
我所思,打虎儿。

春宫词·盈盈上阳女

明朝谢榛

盈盈上阳女,愁思起中宵。
月白琼窗静,花深玉辇遥。
晓霞憎国色,春柳妒宫腰。
不见长门赋,伤心有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