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九龄的诗 > 赋得自君之出矣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注释⑴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⑵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⑶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⑷思:思念。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⑸减:减弱,消减。清辉:指皎洁的月光。

作品赏析

  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张九龄简介

唐代·张九龄的简介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九龄的诗(207篇) 张九龄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赋得自君之出矣·其一

明朝马守真

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

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

赋得自君之出矣·其一

明朝马湘兰

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
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

赋得自君之出矣·其二

明朝马湘兰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
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自君之出矣

南北朝刘义恭

自君之出矣,笥锦废不开。思君如清风,晓夜常徘徊。

自君之出矣

南北朝虞羲

自君之出矣,杨柳正依依。君去无消息,唯见黄鹤飞。

关山多险阻,士马少光辉。流年无止极,君去何时归。

自君之出矣

南北朝鲍令晖

自君之出矣。
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
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
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
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
除春待君还。

自君之出矣

南北朝刘骏

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迁昼夜生。

自君之出矣

南北朝刘裕

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
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