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和凝的诗 > 望梅花

望梅花

[五代]:和凝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越岭寒枝香自折,
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腊雪:腊月所下的雪。
⑵越岭:指梅岭,位于广东、江西交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姓庾的将军筑城岭下,故又名大庾岭。唐代为通粤要道,张九龄督所属部开凿新路,多植梅树。杜甫《哭李常侍峰》诗之二:“短日行梅岭,寒山落桂林。”自坼:指梅花自开。自坼:一作“自折”。
⑶“何事”句:为何寿阳公主无处可寻?有“物是人非”之感。《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宋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于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何事:何为,表疑问。杜甫《上水遣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⑷“吹入”句:谁家横笛吹奏《梅花落》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梅花落》之类,唐大角曲亦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悔花。”

写作背景

《望梅花·春草全无消息》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和凝的作品。此词咏梅怀古,咏调名本意。全词六句三十八字,语言明净,韵味清丽。

作品赏析

此词咏词牌名本意,是一首咏梅怀古的词。
词的头两句写冬春相交之季,青草未萌,残雪犹存的景象,为梅花开放作铺垫。三、四两句正面咏梅,越岭寒枝,暗香浮动,冷艳奇芳,令人喜爱。结尾两句,因梅而怀古,想到了南朝宋武帝时寿阳公主的故事,而今,寿阳公主人早已不在,而咏梅花的乐曲,却流传了下来。潜藏着“物是人非”的幽意。全词语言明净流畅,韵味清丽。

和凝简介

五代·和凝的简介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和凝的诗(38篇) 和凝的名句

猜你喜欢

望梅花

五代和凝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越岭寒枝香自折,
冷艳奇芳堪惜。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望梅花·冰

明朝陆求可

朔风吹作十分寒。

见万里、黄河生骨,彻底琉璃照远天。

巧匠琢为山。

但看峰峦也一般。

对日便消完。

望梅花·布袍

元朝姬翼

粗布宽袍制就。开掩快、不须网纽。虚豁襟怀,笼通腋下,舒缩恣容双肘。别无有。卧盖行披,更兼宜、众中袖手。似恁全身领受。又何妨、顾前盼后。雅称芒鞋,偏宜藜杖,出入送迎霞友。有开口。问斤两何如,

望梅花·衲袄

元朝姬翼

不用衣衫楚楚。随缘化、布帛丝缕。选甚青黄,从交横顺,下手里头联补。见功处。百片千条,紧穿连、着身坚固。如意御寒冒暑。随所在、别无疑虑。转肘爬搔,浑身辊囵,一任不须回护。没人觑自在纵横,敢承

望梅花·雪夜

明朝徐士俊

旧枝寒勒夜声疏。

听竹折梅魂相助。

偎暖三更文燕炉。

云冻月愁无。

梦未来时酒醒初。

窗外玉凝肤。

望梅花·寒梅堪羡

宋朝宋无名氏

寒梅堪羡。堪羡轻苞初展。被天人、制巧妆素艳。群芳皆贱。碎翦月华千万片。缀向琼枝欲遍。小庭幽院。雪月相交无辨。影玲珑、何处临溪见。谢家新宴。别有清香风际转。缥缈著人头面。

望梅花·一阳初起

宋朝蒲宗孟

一阳初起。暖力未胜寒气。堪赏素华长独秀,不并开红抽紫。青帝只应怜洁白,不使雷同众卉。淡然难比。粉蝶岂知芳蕊。半夜卷帘如乍失,只在银蟾影里。残雪枝头君认取,自有清香旖旎。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朝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望梅花·寿师道真人

元朝张雨

何处仙家方丈。浑连水隔他尘*。放鹤天宽,看云窗小,万幅丹青图障。凭高望笑掣金鳌,人道是蓬莱顶上。时问葛陂龙杖。更准备雪中鹤氅。修月吴刚,收书东老,消得百壶春酿。无尽藏,莫傲清闲,怕诏起山中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朝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