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陈克的诗 > 谒金门·愁脉脉

谒金门·愁脉脉

[宋朝]: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词是登高怀人之作。词中句句有韵,而且韵脚金用入声字,读来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头“愁脉脉”三个字直抒胸臆,写自己心中积郁着脉脉的愁绪。其下全为景物描写,但因有“愁脉脉”三字贯头,故此下所有的景语亦为情语 。“目断江南江北 ”紧接“愁脉脉”而起,写自己登高望远,但无法望尽江南江北,胸中的愁绪反而越来越浓了。
“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写“目断”的原因。在这里,词人不写山峥高大,偏用“山几尺”的夸张手法来写山之小,强调的是重重“烟树”隔断了“芳信 ”。从而人立“小楼”之上的凄迷无助情绪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下片首句“细草弧云斜日 ”,一句三折,两字一意,用最经济的语言描绘出一片凄楚迷离的景象。“细草”绵绵无际更添辽远凄迷之感。写“云”曰“孤”,见出离人的影子 ,“孤云”实际是离人心酸处境的象征意象 。“斜日”状写太阳即将落山,这一时刻往往是鸟兽归巢而离人伤怀的时候。“一向弄晴天色”,在上一句凄迷的背景上,即使天气片刻转晴,也不能使人脱离忧郁 。“落花”本是伤情物,更何况是阴雨浮浮,东风无力,落花连飞舞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其中传达的悲伤之情当较平时更甚了。
这首词格韵清高,轻淡绵密,含蓄幽邃。同时由于受作者身世的影响,这首词在登高怀人之外似另有寄托,如“目断江南江北”似在寓托山河破碎而“东风无气力”又似乎寓有无力恢复失地之意。总之,这首词在凄迷的闺情背后寄托着深深的家国之恨。

陈克简介

宋朝·陈克的简介

陈克(1081—1137),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陈克的诗(20篇) 陈克的名句

猜你喜欢

谒金门·愁脉脉

宋朝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夜坐·酒软刚肠愁脉脉

宋朝郑刚中

酒软刚肠愁脉脉,夜静微风摇老柏。
七星插卯云纵横,月影昏昏半墙白。

谒金门·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其一·寄梅

宋朝李俊民

开未彻。先把一枝偷折。看取黄昏今后别。暗香浮动月。

谒金门

清朝姚燮

江楼倚。我欲愁沉烟水。采采白蘋歌未已。日斜沙雁起。

谒金门

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

老旦上:凄凉萧寺空迤逗。故园不堪回首。

争奈孩儿胡厮耨。想必是红娘引诱。

谒金门

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

若不是红娘引诱。怎能彀两边成就。

裙带腰儿掩过纽扣。比着旧时越瘦。

谒金门

明朝王玉峰

生上:难凭据。怎唾手等閒名利。

满面羞惭因寄旅。又道是受恩深处。

旦:谩说鸳俦凤侣。惹起蜂争蝶忌。官人。我

万恨千愁只为你。莫遣成虚费。

谒金门

明朝罗玘

风拂桂。况直黎明雨霁。旭曈曈,穿睥睨。沙头人语。

彩鹢如飞谁系。空负攀辕留计。但恐此行留作砺。

遗爱碑当制。

谒金门

明朝朱鼎

生上:心耿耿。愁见锋生内屏。

一扎天书传外境。祇恐称伪命。

小外扮刘琨上:管籥钦承台省。分阃亲操斧柄。

逆竖无端窥晋鼎。庙谟须预定。

谒金门

明朝沈鲸

贴:题纩怨。不道遂谐鸾选。

幸荷昭阳恩命遣。特地寻仙院。

丑末:云拥嫦娥离月殿。今日星郎欢忭。

合:涉水登山来路远。缘情应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