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寒冷的旅馆传来捣衣的砧声,悲鸣的画角响彻孤耸的城郭,一派秋声散入无边的寥廓。东归的燕儿从海上飞去,南来的大雁向沙头降落。楚王的兰台有快哉之风,庾亮的南楼有皓然之月,眼前的景物宛如昨。

无奈我被束缚了名缰利索,无奈我被它将真情耽搁。可惜那些风流美景总是闲却。当初随意在华表上书写谏语,而今误了我秦楼的誓约和承诺。睡梦觉来时,酒醉醒来后,总要深深地思索。

注释

砧(zhēn):捣衣石。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

“楚台风”:三句:楚台风:楚襄王兰台上的风。出自宋玉《风赋》。庾楼月:庾亮南楼上的月,出自《世说新语》。三句比喻清风明月依旧。

“当初”二句:漫:徒然,白白地。华表:又名诽谤木,立于殿堂前。秦楼:代指女子居住处。二句是说自己当初白白地提了那么多有关国家政治方面的意见结果耽误了本可以尽情享受的美好时光。

梦阑:梦醒。

写作背景

《千秋岁引·秋景》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晚年所填的一首词。全词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突出了金陵秋色,以燕来雁去,风满月楼,古城寥廓,思绪万千,引出下阕。下阕总共表达了两层意思,即以身在官场为引子,抒发个人情怀。

作品赏析

此词的创作年代不详,但从词的情调来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为它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上片以写景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边人的习俗,因而寒砧上的捣衣之声便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画角是古代军中的乐器,其音哀厉清越,高亢动人,诗人笔下常作为悲凉之声来描写。

“孤城画角”四字便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将无形的声音写活了。开头三句以极凝练的笔墨绘写秋声,而且纯然是人为的声响,并非是单纯的自然声气。

下两句主要写作者目之所见。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于是很自然地过度到下面两句的忆旧。

“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庚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庚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下片即景抒怀,说的是:无奈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的生活。风流之事可惜总被抛一边。“当初”以下便从“风流”二字铺展开去,说当初与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约私诺,然终于辜负红颜,未能兑现当时的期约。“华表语”用了《搜神后记》中的故事:辽东人丁令威学仙得道,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这里的“华表语”就指“去家来归”云云。“秦楼”本指妇女的居处,汉东府《陌上桑》中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楼即为美貌坚贞的女子罗敷的居处。李白的《忆秦娥》中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也以秦楼为思妇伤别之处,因而此处的“秦楼约”显系男女私约。这里王安石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对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因而这几句可视为美人香草式的比兴,其意义远一般的怀恋旧情之名,故《蓼园词选》中说此词“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尘之想。”词意至此也已发挥殆尽,然末尾三句又宕开一笔作结,说梦回酒醒的时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梦和酒,令人浑浑噩噩,暂时忘却了心头的烦乱,然而梦终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时。一旦梦回酒醒,那忧思离恨岂不是更深地噬人心胸吗?这里的梦和酒也不单纯是指实的梦和酒。人生本是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上说只有从梦中醒来的人才知道原先是梦。而世情浑沌,众人皆醉,只有备受艰苦如屈原才自知独醒。因而,此处的“梦阑酒醒”正可视为作者历尽沧桑后的憣然反悟。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荆公此词,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既勘破乃尔,何执拗新法,铲除正人哉?”(《词品》)杨慎对王安石政治上的评价未必得当,但以此词为表现了作者思想中与热衷政治相反的另一个侧面,却还是颇有见地的。

王安石简介

宋朝·王安石的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王安石的诗(1763篇) 王安石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千秋岁引·秋景

宋朝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千秋岁引·怨情

清朝丁澎

翠阁留情,红笺写怨。何物遗君表幽愿。玉环双凤连枝扣,香罗绣带同心綄。

怀袖间,朝与暮,常依恋。

千秋岁引·除夕

明朝梁清标

客舍东风,高城夜角,灯火千家闭楼阁。

谁将物华妆点就,偏遗旅况寒如昨。

颂椒篇,屠苏酒,成差错。

闻说笙歌归院落。

闻说画堂垂绣幕。

爆竹声声总萧索。

浮踪滞留残蜡后,音书悔订春前约。

梦儿中,枕儿上,休忘却。

千秋岁引·晚景

明朝陆求可

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

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

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

陇上牧童行迤逦。

田畔老农歌欢喜。

共指馀霞散成绮。

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

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

千秋岁引·冬至

明朝陆求可

亚岁书云,黄钟应律。

绣线新添五纹刺。

南来晷长视八表,西倾漏短名三极。

动葭灰,悬风炭,闭虚室。

迎福履相遗贵戚。

听乐奏钧天纯绎。

万国交章贺元历。

天心自然生剥复。

群阴那许长充塞。

一阳申,八音舞,豆糜赤。

千秋岁引·慰病

明朝徐士俊

鸳帐轻寒,雁楼素月。

旅馆经年怨离别。

妆台自堆蝶翅粉,花笺难寄莺儿舌。

陌头尘,风中絮,共谁说。

琴里旧情弹不彻。

炉里冷香偎难热。

一幅屏山恨重叠。

银缸但添身畔影,罗衫应为春深怯。

劝伊家,莫愁闷,权抛撒。

千秋岁引·丽谯

明朝夏允彝

泽国微茫,海滨寥廓,万堞孤城逼天角。

云外龙车碧树悬,霜前雁字当窗落。

苧城花,秦山月,都萧索。

刺史风流推琴鹤,暇日高吟倚轩阁,酾酒新亭几忘却。

三泖沙明绕郡楼,九峰岚翠扶城郭。

铜壶响,晓更催,宛如昨。

千秋岁引·杏花好

宋朝李冠

杏花好、子细君须辨。比早梅深、夭桃浅。把鲛绡、淡拂鲜红面。蜡融紫萼重重现。烟外悄,风中笑,香满院。欲绽全开俱可羡。粹美妖娆无处选。除卿卿似寻常见。倚天真、艳冶轻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追往事,绕芳榭,千千遍。

千秋岁引·咏杨花

明朝俞彦

做势漫天,凭空布陌。点画青林好颜色。填平石家金埒下。

纷飞柳氏章台侧。都不管,灵和殿,永丰宅。

千秋岁引·院浅窗明

近现代程颂万

院浅窗明,墙低户彻。并照微嫌有娇月。庭花乍回髻罥露,瓶荷半堕奁堆雪。

两襟同,四更转,困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