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郑刚中的诗 >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

[宋朝]:郑刚中

端严净妙,具慈悲相。
广大智慧,具慈悲心。
菩萨之心,如月在水。
水性无边,照亦不已。
我同众生,恭仰相貌。
誓同一切,行菩萨道。

郑刚中简介

宋朝·郑刚中的简介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郑刚中的诗(652篇) 郑刚中的名句

猜你喜欢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

宋朝郑刚中

端严净妙,具慈悲相。
广大智慧,具慈悲心。
菩萨之心,如月在水。
水性无边,照亦不已。
我同众生,恭仰相貌。
誓同一切,行菩萨道。

涟水观音像赞

宋朝释德洪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

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

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

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

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

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

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

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

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

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

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

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

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

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

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

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

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赞李俊英所藏观音像

元朝耶律楚材

白衣大士足威神,莲智兴悲讵可陈。金色界中垂万臂,碧莲花上露全身。

镇州铸就金难似,天竺镌来玉未真。不识观音真面目,莺吟燕语过残春。

观音像赞二首·其一

宋朝释清远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观音像赞二首·其二

宋朝释清远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

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

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

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

女真进千手千眼观音像颂

宋朝释德光

一手动时千手动,一眼观时千眼观。
自是太平无一事,何须弄出几多般。

太仓兴福寺观刘鸾塑观音像

明朝沈周

古寺阴阴古佛栖,壁中波浪海高低。花因触喜偏饶笑,鸟解寻声亦乱啼。

化境慈悲千种相,人间影响一镘泥。老僧香火如如地,时眼来观秪欲迷。

中元日无遮会中题白衣观音像·其一

明朝张萱

我生不信佛,今日始回向。年衰心性慈,信根觉渐长。

合掌无遮会,写此白衣像。为语善女人,朝夕勤供养。

烦恼即破除,欢喜自无量。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柳絮多头绪

宋朝白玉蟾

柳絮多头绪,桃花好面皮。
夫是之谓谁,东海比丘泥。

文徵仲画老子见赠旧寄观音像并此奉谢

明朝薛蕙

本家楚濑乡,远师周柱史。流沙竟长往,谷神应不死。

真源古县近西原,祠宇荒凉旧宅存。不见犹龙写生色,秪同摸象解空言。

衡山先生今顾陆,赠我真人真一幅。天机渊默藏根柢,日角分明辨眉目。

先生高士非画师,一纸千金难易之。四方求者苦不得,我未往求先见遗。

往年曾寄圆通像,髣髴白衣来海上。今者挥毫图伯阳,恍惚青牛归故乡。

老夫家居贫转剧,偶然富与公侯敌。箪瓢匮乏无斗储,箧椟缄縢有双璧。

平生嗜好释与仙,幸遭同病还相怜。已将彩绘作佛事,更拟形似传灵筌。

学通二氏我何有,画备六法谁能先。不惭俚调酬妙品,往来聊结三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