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方孝孺的诗 > 送一宗和尚次蜀王诗韵

送一宗和尚次蜀王诗韵

[明朝]:方孝孺

浮云出山中,浩荡随去来。来非有所系,去亦忘所之。

若人释门秀,矫矫孤鹤姿。林泉三十年,喜誉如波驰。

平生西方学,所蕴未及施。一朝忽乘兴,来谒岷峨师。

微笑坐谈空,倾城走群缁。遂令好事者,懒问子云奇。

清香焚柏子,细雨洒杨枝。相逢话乡曲,麈尾不暇麾。

越蜀万里途,各处天之陲。胡为偶至此,欲语忘其辞。

历历世间事,星星鬓中丝。迢遥无所婴,老大秪自知。

巴江复举棹,故庐访遗基。散怀天台月,濯足楢溪漪。

我亦倦游客,归耕有深期。身在华山阳,梦绕大海湄。

徘徊将何说,秪恐负明时。

方孝孺简介

明朝·方孝孺的简介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方孝孺的诗(297篇) 方孝孺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一宗和尚次蜀王诗韵

明朝方孝孺

浮云出山中,浩荡随去来。来非有所系,去亦忘所之。

若人释门秀,矫矫孤鹤姿。林泉三十年,喜誉如波驰。

平生西方学,所蕴未及施。一朝忽乘兴,来谒岷峨师。

微笑坐谈空,倾城走群缁。遂令好事者,懒问子云奇。

清香焚柏子,细雨洒杨枝。相逢话乡曲,麈尾不暇麾。

越蜀万里途,各处天之陲。胡为偶至此,欲语忘其辞。

历历世间事,星星鬓中丝。迢遥无所婴,老大秪自知。

巴江复举棹,故庐访遗基。散怀天台月,濯足楢溪漪。

我亦倦游客,归耕有深期。身在华山阳,梦绕大海湄。

徘徊将何说,秪恐负明时。

呈宗和尚

明朝陈子升

头白优婆塞,随堂近事初。

枯为秋院叶,醒及夜池鱼。

厥后曾何得,于人总不如。

那分一灯影,归彻小窗虚。

答定水堂上和尚次韵

元朝昙埙

兵尘十载暗沧洲,矫首东南忆旧游。

夜壑松涛惊别鹤,春江柳色映眠鸥。

天香满室澄还寂,涧水涵空湛不流。

车马拥门多慕道,云兴百问若为酬。

寄神光末宗和尚

宋朝释可湘

万丈神光涤世昏,莫知谁信有乾坤。三山眼底多尊宿,那个来敲老观门。

寄神光末宗和尚

宋朝释可湘

万太神光涤世昏,莫知谁信有乾坤。
三山眼底多尊宿,那个来敲老观门。

送一彻二公再参无际和尚

宋朝释广闻

两公未见无际前,谓从本有成话堕。

两公既见无际后,谓是不同成两个。

明知见与未见时,苍龙终不澄潭卧。

云岩晚归玲珑岩,老儿家有弥天祸。

口皮边禅惯卖弄,动辄引人入荒草。

不知两公竟何意,春风又问东南道。

贫思旧债济北驴,再欲一顿憨作么。

当时失却一只眼,赋过关门夹山老。

后三十年有话在,珍重此行休放过。

敬和尚义堂诗韵

明朝程通

臣子须知仁义先,敢云卑末两能全。

侧身天地求无愧,托迹培塿莫有传。

拟易漫同扬子宅,怜贫安得范文田。

君王下赠琼瑶句,蓬壁生辉韵更绵。

和少林和尚英粹中山堂诗韵

元朝耶律楚材

我爱嵩山堂,山堂秋寂寂。苍烟自摇荡,白云风出入。

泠泠溪水寒,细细琴丝湿。离尘欲无事,又有闲踪迹。

颂古一百则·石霜一宗

宋朝释正觉

石霜一宗,亲传九峰。
香烟脱去,正脉难通。
月巢鹤作千年梦,雪屋人迷一色功。
坐断十方犹点额,密移一步看飞龙。

天目和尚赞松源和尚像永长读赞

宋朝释如珙

我祖之真,是真非真。
我父之赞,是赞非赞。
非是是真,非赞是赞。
塞破虚空,断杨岐旨,灭临济宗。分付寂静水,打凤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