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韦二明府续”:韦续,杜甫好友,时任绵竹县令。“二”,指韦续排行老二。“明府”,唐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类似于汉代人称县令为“明廷”、“明公”、“府君”。“绵竹”:绵竹县特有的竹中珍品,叶细片多,节长,有柔韧性。每节上有圆圈,中黑如太极图,竹梢挺立,冬枯夏荣,有别于其他竹类。

⑵“华轩蔼蔼他年到”:出自王徽诗“长想凭华轩”和鲍令晖诗:“蔼蔼出垂桐”。“华轩蔼蔼”系指韦续的居所。

⑶“绵竹亭亭出县高”:出自陶潜诗:“亭亭复一纪”,意指亭亭竹稍高出屋檐。“县”即“悬”,屋檐之意。这里有称赞韦续之意。

⑷“幸分苍翠拂波涛”:出自谢朓诗“苍翠望寒山”。

写作背景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绵竹县志》等文献记载,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于成都浣花溪畔营造草堂时,以诗代函,于其好友,绵竹县令韦续处觅得绵竹一丛,植于草堂,此竹至今尚存活于杜甫草堂。全诗法度谨严,音韵铿锵,充满对友人的情怀和对绵竹的挚爱之情。

作品赏析

《杜诗解》:

……此皆却将诗笑题。盖春夏乐事,备足无涂,其涂事事皆在可缓。无端无事讨事,又想数松(竹)点缀。静坐三思,不觉自笑……因而自言自语,自嘲自笑,故诗中皆作推敲商榷之语。

《杜诗详注》:

此截律诗下闪句。

《诗式》:

首句言韦尝到绵竹为令,所谓平叙直起也。二句入绵竹,所谓从容承之也。三句言少甫宅里未尝有此物,写题中觅绵竹三字原理,转变得好。四句写“觅”字如顺流之舟,与上首格律同。少陵诗多悲壮一派,此独婉转。(品)清逸。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唐代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唐代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柬惠安同安叶陈二明府并烦安溪林明府寄似

宋朝刘克庄

吾友二三子,联翩有国都。
平平虽县谱,急急奈州符。
亦既吹虀矣,还能吸醋无。
高年颇更事,莫哂瞽言迂。

送梁李二明府

唐代陈子昂

负书犹在汉,怀策未闻秦。复此穷秋日,芳樽别故人。
黄金装屡尽,白首契逾新。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贫居忧岁寄呈姚张二明府

清朝成鹫

三岁为农一半荒,每因丰歉计行藏。老人渐觉生涯短,童稚多嫌日晷长。

蚁徙高原因破块,鼠抛贫屋笑空仓。悬知仙令金能点,飞札遥徵辟谷方。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唐代杜甫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唐代杜甫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将至长沙预柬谢亨二明府兄

明朝符锡

故人远作长沙宰,道我西游岂梦思。

千里绨袍重入楚,半生心迹正多岐。

髯参魁岸终何忝,密令风流孰更期。

明日一尊乔口路,洞庭南望足江蓠。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唐代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唐代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