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注释

1、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2、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3、真珠:珍珠。

4、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5、月华:月光。

6、练:白色的丝绸。

7、无由:无法。

8、明灭:忽明忽暗。

9、敧(qī):倾斜,斜靠。

10、谙(ān)尽:尝尽。

11、都来:算来。

写作背景

《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词的上阕着重描写秋叶的景色,开头一个“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紧接着从视觉来写,视线越过珠帘投向楼外,看见垂地般的银河,皓月当空,将词人的思绪引向千里之外的故人,景中透情,引起下阕。下阕抒写离恨,“愁肠已断”作情极之语,已不能自持,潸然泪下,在辗转难眠之中饱尝了愁苦滋味。最后三句用白描手法写愁思,很是真切生动。这首词层深曲折,愁意、愁态、愁容步步逼近,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赏析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一叶落而知秋”,词人先从落叶写起。枯黄的落叶轻盈落在地上,声音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听到这些轻细的声音,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寒声碎”一句,词人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他落寞的心境。因此,词人通过开头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词人卷起珠帘,观看夜色,只见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词人本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刚毅男子,然而,在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便能触发他内心世界的幽邈情思。因此,接下来就抒写了词人的落寞之情: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洁如练,可惜意中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赏良辰美景,实在令人惆怅不已。此时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于是,词人在下片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

词的下片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因见不到思念的人儿,词人只好借酒浇愁,可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比起入肠化泪,更进一层,足见词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词的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

自《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出,古诗词便多以卧不安席来表现愁态。范仲淹这里说“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自有一种凄然的气氛。枕头欹斜,写出了愁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神态,这神态比起辗转反侧,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谙尽孤眠滋味。”由于有前句铺垫,这句独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都来此事”,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心头萦绕,就是眉头攒聚。愁,内为愁肠愁心,外为愁眉愁脸。古人写愁情,设想愁象人体中的“气”,气能行于体内体外,故或写愁由心间转移到眉上,或写由眉间转移到心上。范仲淹这首词则说“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两者兼而有之,比较全面,不失为入情入理的佳句。

这首词上片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下片抒情为主,通过写作者长期客居他乡,不免被如素练般的月光感发出阵阵思愁,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末尾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作结,把思妇对丈夫的思念推向高峰。全词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历来的评词者均认为此词情景两到。另外,词中比喻、通感、白描等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是一首情景俱佳的名篇。

范仲淹简介

宋朝·范仲淹的简介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仁宗时,担任右司谏。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范仲淹的诗(326篇) 范仲淹的名句

猜你喜欢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朝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御街行原系二首,周泳先误作一首。

元朝王沂

君行广武山前路。是阮籍、回车处。问他儒子竟何成,落日大河东注。无人说与,遥岑远目,也会修眉妩。离宫别馆空禾黍。啸木魅啼苍鼠。悠悠往事不经心,只有闲云来去。停云得句,归云洞府,领取渊明趣。

秋日怀旧寄同年陈天游京兆

明朝区越

坐爱松阴不记秋,孤云野鹤本悠悠。

屡逢佳节多闲过,不是名山亦懒游。

晚雨带寒侵鹤氅,海潮喧浪拍鱼舟。

玉壶下望乾坤小,好共携壶最上头。

御街行·秋日向张宾王、周长卿、何充符、衷君含、幼醇恭谒旧内

明朝俞彦

清都福地层城起。集壁翠、凝金绮。凤楼高入五云中,一道片泉接陛。

千秋鱼钥,万年虬户,玉殿浑如洗。

御街行

宋朝晁补之

双阙齐紫清,驰道直如线。
煌煌尘内客,相逢不相见。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涟漪。
朱栏夹两边,贵者中道驰。
借问煌煌子,中道谁行此。
且复就下论,骢马知杂事。
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
相效良独难,且复东西去。

御街行·送春

清朝郑文焯

谁家故苑东风,树楼阁、花深护。惯将芳恨语流莺,不惜花护高处。

那堪一夜,人閒春梦,百啭留难住。夕阳流水漂香去,残泪纷如絮。

画阑十二可怜春,无奈借人歌舞。黄昏易散,沈沈帘影,一片西山雨。

御街行·赠雁

清朝王士祯

银河一雁归湘楚。

似向离人语。

独将二十五弦弹,玉轸金徽清苦。

水明沙碧,参横月落,远向潇江去。

衡阳南望峰无数。

枫叶秋如雨。

不胜清怨却飞来,应记江南烟浦。

春社才过,又逢秋社,燕雁行相遇。

御街行·画廊

清朝董以宁

画廊窗小蝉纱护。彷佛巫山云路。人来花下看模糊。

几把玉郎呼误。一回才是,临风鹤氅,真个花间度。

御街行·忆亲

清朝佟世南

西陵滞迹今三月。叹久与、庭闱别。遥遥无计问晨昏,梦逐白云飞越。

长歌屺岵,频怀甘旨,不住肠如结。

御街行·夜雨

宋朝赵长卿

晚来无奈伤心处。见红叶、随风舞。解鞍还向乱山深,黄昏后、不成情绪。先来离恨,打叠不下,天气还凄楚。
风儿住后云来去。装撰些儿雨。无眠托首对孤灯,好语向谁分付。从来烦恼,吓得胆碎,此度难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