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贺的诗 > 贵公子夜阑曲

贵公子夜阑曲

[唐代]:李贺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满屋里烟雾缭绕,点燃着沉香,饮宴歌舞,直至乌啼夜残天亮。

看看曲池里的荷花,在清波上摇荡,摸摸腰带上的嵌玉,像冰一样寒凉。

注释

贵公子:泛指贵族公子。夜阑:夜尽。

袅(niǎo)袅:烟缭绕摇动。

沉水:即沉香。植物,常绿乔木,产于印度、泰国和越南。

曲沼:即曲房。内室,密室。枚乘《七发》:“往来游宴, 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

芙蓉波:指美人春心荡漾。

白玉:腰带上装饰的玉。

冷:夜尽哓寒的情状。

写作背景

《贵公子夜阑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新体乐府诗。这是描写贵公子骄贵逸乐情状的小诗。前两句说贵公子沉湎彻夜欢乐,后两句说歌舞未罢,天将向晓。这首诗前面三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展现贵公子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采用以物代人的手法,通过玉带的冷,表达出贵公子内心的冷。全诗色彩斑斓,意境深邃。

作品赏析

整体鉴赏

这是写贵公子彻夜饮宴作乐的诗。虽未直接描述“沉湎长夜狎饮”,但通过“袅袅沉水烟”、“腰围玉带玲”,是能让人想象出作乐场面之盛,时间之长来的。全诗仅仅二十个字,似乎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但李贺写诗的思路是变化莫测的,诗无定格,句亦无定式,这首诗仅仅是侧面烘托,轻轻一点,便戛然而止。

李贺此诗有意捕捉这“夜阑乐罢的最后一镜头”,通篇仅作含蓄的静态描写,而此前的纵酒豪饮等种种行乐情事,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诗中的那位贵公子醉眼朦胧,稍带倦态,然而神志尚且清晰,正满意地感触着周边事物的声音、色彩、香氲和质料,仿佛他所有的感官一时都充分地扩张开来。“袅袅沉水烟”一句写视觉和嗅觉,“乌啼夜阑景”写听觉和视觉,“曲沼芙蓉波”写视觉和听觉,“腰围白玉冷”乃写视觉和触觉。综观全诗,作品呈现出由多种微妙感觉纠葛构成的奇特意象。这四句诗涉及到了四种感觉。李贺诗歌内频繁出现的感觉语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芳、香、馨等表现嗅觉和湿、冷、寒等属于触觉的字眼。嗅觉、触觉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原始的感觉。通过对这些最为原始因而也是最为根本的感觉的尖锐化,李贺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感觉的超越。

通过诗歌来实现对平凡生活的超越,触及了李贺创作的一处要害。以“唐诸王孙”的名分而论,李贺自视为“贵公子”原无可挑剔,问题是身为没落的贵族,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李贺的潜愿既不为现实所容,只能通过诗笔想象在幻境中得到宣泄。《夜饮朝眠曲》、《梁台古意》一类歌诗,肆力绘写五光十色的贵胄游宴生活,这里面弥漫着恣纵行乐的气息,既无道义的约束又无理性的调节,唯能感受到醉生梦死和欲望的尽情流淌。这首《贵公子夜阑曲》,更是无一处理语,任由人类本初就有的“原始感觉”在诗中游走,李贺的心思多少应了那句“ 我感故我在”。然而,虚幻的总归虚幻,理想与现实云泥之别只能倍增李贺的痛苦,让他在生活的无奈中越陷越深。

名家点评

宋代吴正子、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此贵公子夜阑曲也。以玉带为冷,其怯可见也。语不必可解而得之心自洒然迹似。亦其偏得之形容夜色也。

清代陈本礼《协律钩玄》:此咏遭安史乱之贵公子也。子美《哀王孙》云:“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等语皆可作此注释,但彼为王孙哀,此为贵公子哀也。只四语,檃括简净得妙。

清代姚文燮《昌谷集注》:贵公子沉湎长夜之饮闺中注香相待。久之,夜半乌啼,则香影向阑矣。曲沼即曲房。芙蓉即美人春心之荡漾。寒夜孤衾,白玉腰围,公子不至。岂惟美人怨诗人亦当代为之怨也。

清代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此似不止于此,当大有脱文。此但一起。不然,于公子夜阑之旨安在?既为此曲,必形容贵公子买醉征歌,狎邪纵意,乃与题称。若止此则一秋风中之欧阳,赤璧下之苏矣,公子有是乎?

清代黎简《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已觉围玉冷肌而犹夜乐不止,此其所以刺也。须溪说“怯”字只见其纤软,有女儿气耳,不得诗人之旨。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李贺的诗(254篇) 李贺的名句

猜你喜欢

贵公子夜阑曲

唐代李贺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贵公子

唐代韦庄

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金铃犬吠梧桐月,朱鬣马嘶杨柳风。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
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贵公子行

唐代秦韬玉

阶前莎球绿不卷,银龟喷香挽不断。乱花织锦柳撚线,
妆点池台画屏展。主人公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却笑儒生把书卷,
学得颜回忍饥面。

贵公子一首

宋朝刘克庄

春圃莺花围席,秋堂风露入帘。
宁以肩承蹴踘,不将手触牙签。

寓言·昔有贵公子

宋朝舒岳祥

昔有贵公子,闻鹤九皋禽。
其先本胎化,栖止必瑶林。
遣使三往聘,致之千黄金。
清唳复善舞,节奏合瑶琴。
日给费鱼米,延之如玳簪。
衔杯为主寿,千岁无遐心。
有客为主谋,禽荒可倾国。
此物非洁清,其志本贪冒。
遗矢玉阶阴,吞腥金塘侧。
当以禽养禽,毋令食人食。
主人颔其言,从此成捐斥。
萧条风雨晨,蹭蹬霜雪夕。
鹤将辞主去,顾视亦凄恻。
谓客君少留,行当蹈吾迹。
客亦惨不乐,相看泪沾臆。

谒贵公子不礼书格子屏风

宋朝朱贞白

道格何曾格,言糊又不糊。
浑身总是眼,还解识人无。

谒贵公子,不礼,书格子屏风

唐代李贞白

道格何曾格,言糊又不糊。浑身总是眼,还解识人无。

信陵亭行赠张幕史·昔闻贵公子

明朝卢楠

昔闻贵公子,乃是信陵君。剑气连秋水,英风迈长云。

堂中爱养三千士,玉袍珠履何缤纷。信陵一去几千载,堂中今无一人在。

空馀城里信陵亭,日见黄河走东海。信陵亭右送飞鸿,豪士者谁张长公。

虬髯潇洒眼如电,论吐何啻垂天虹。身骑宛马铁花骢,霜蹄决裂耳生风。

四顾已无南海尉,一心要灭黑山戎。朝发夷梁津,暮宿黎阳渚。

轩盖狭广路,翩翩皆龙举。春风澹荡吹罗帷,宛如渌水莲花池。

异代风流今有此,若问信陵那可知。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谁谓贵公子

宋朝王安石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唐代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