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柳宗元的诗 >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代]: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
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的满树珍珠。
我的心中正好平静无事,与美景相对恰如宾客与主人相处。

注释
⑴愚溪北池:在愚溪钴鉧(mǔ)潭北约六十步。池水清澈,冬夏不涸。池水沿沟流入愚溪。
⑵宿云:昨夜就有的云。
⑶洲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这里指水边山地。
⑷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用。
⑸村坞(wù):村庄,多指山村。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⑹予:我。
⑺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
⑻宾:指眼前景。
⑼主:作者自指。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它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销的明丽图景。

  诗人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概写愚池周围环境。首句“宿云散洲渚”把时间推到昨夜,点明夜里一场雨后,天空中的最后几片残云,从水中的沙洲上飘散而去。这时,早晨的太阳渐渐升起,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远近村落,使之呈现出一片光明。

  起首两句,从形象地描写雨后愚池的景物入手,来点明“雨后晓行”。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三、四句进一步写愚池景物,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这与下句“风惊夜来雨”有密切联系,因为“风惊夜来雨”是从高树而来。这“风惊夜来雨”句中的“惊”字,后人赞其用得好,宋人吴可就认为“‘惊’字甚奇”(《藏海诗话》)。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奇妙生动,真是把小雨点也写活了。这里也隐喻诗人自身所处的环境,虽然被贬,但仍怀抱着昨日风雨终会逝去,明日骄阳必定升起的信念。末二句,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佳景当前,正好遇上诗人今天心情舒畅,独步无倡,景物与我,彼此投合,有如宾主相得。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读这首诗时,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从而读出诗人心中那份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的坚定的信念,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也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的第五年。柳宗元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受到牵连,于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几年来,他遭受的打击接踵而至,“国忧加身愁”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许多诗文中抒发胸中愤懑,表达孤寂之情。

柳宗元简介

唐代·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1]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柳宗元的诗(197篇) 柳宗元的名句

猜你喜欢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代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雨后晓行

宋朝喻良能

宿雨晓初收,长天澹如洗。
解带临清流,泉声细娱耳。
有如到愚溪,还似游栗里。
人生若此少,贫贱非所耻。

首夏雨后晓起

明朝赵完璧

列缺奔云裂海山,夜阑雨歇晓开关。修篁睡鹤寒烟紫,小院无人细草斑。

啼鸟不来诗兴寂,落花飞尽酒杯閒。苍苔满地抱孤闷,独眺沧溟缥渺间。

夏初雨后寻愚溪

唐代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唐代柳宗元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雪后晓起

明朝彭孙贻

夜永天寒不上潮,高楼风雪更萧萧。

呼童晓起南窗望,压折林间辟火蕉。

下第后晓坐

唐代顾非熊

远客滞都邑,老惊时节催。海边身梦觉,枕上鼓声来。起见银河没,坐知阊阖开。何为此生内,终夜泣尘埃。

下第后晓坐

唐代顾非熊

远客滞都邑,老惊时节催。海边身梦觉,枕上鼓声来。
起见银河没,坐知阊阖开。何为此生内,终夜泣尘埃。

华下霁后晓眺

唐代翁承赞

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著柳阴。
千嶂华山云外秀,万重乡思望中深。
老嫌白发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
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独至香山忆谢学士

宋朝欧阳修

伊水弄春沙,山临水上斜。
曾为谢公客,◇入梵王家。
阴涧初生草,春岩自落花。
却寻题石处,岁月已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