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注释①裸袒(tǎn):指诗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②脱巾:摘下帽子。③露顶:露出头顶。松风:松树间吹过的凉风。

写作背景

《夏日山中》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作品赏析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因为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句中通 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闹情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袒胸露顶,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体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山中

宋朝赵汝鐩

瀑近书皆润,林深簟更凉。
山中无一事,夏日觉尤长。

夏日山中访隐士

明朝冯裕

南山深处栖云翁,茅庵结在悬崖东。

侵晨携壶聊一访,青松紫竹来薰风。

科头箕踞坐仙石,深杯共酌苍颜红。

小桥西边舞双鹤,海天雨霁拖长虹。

流水从来厌世事,白云相对谈参同。

双眼望天发长啸,乍疑杖屦游崆峒。

日落迟迟欲归去,疏林月出青山空。

夏日山中访隐士

明朝石存礼

治世有隐沦,幽居出尘境。

逍遥尘外心,骀荡山中景。

时丰官税输,野旷人迹屏。

雨晴农事馀,禾苗绿成顷。

俯仰堪舆间,安閒乃天幸。

晓来门尚关,鸟啼梦初醒。

客至启南轩,坐消白昼永。

遗编共讨论,微言发深省。

高林暑气无,清风袭衣冷。

盘桓兴未阑,夕阳下西岭。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明朝沈周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山中·长日山中坐

宋朝薛嵎

长日山中坐,白云应笑人。
浮生尘未脱。至老趣难真。
身在影犹赘,年丰家自贫。
莫将吟事废,柳色已知春。

夏日山居

元朝朱希晦

九衢赫赫涨尘埃,车马憧憧自往来。争似山人忘世念,枕书高卧竹扉开。

夏日山居

宋朝金朋说

时当夏日临,酷暑避无地,唯对碧岩山,清凉又安逸。

夏日山斋

宋朝黄甲

雨添春水漫,溪上鳜鱼肥。
月出僧因过,船归鹊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