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潘希曾的诗 > 施州通天洞

施州通天洞

[明朝]:潘希曾

洞门閒倚白云开,洞里残碑半绿苔。奇绝自然超识界,渺茫何处有蓬莱。

窍通天表窥何极,泉去人间挽不回。万里停骖一回醉,试题青壁记曾来。

潘希曾简介

明朝·潘希曾的简介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潘希曾的诗(253篇) 潘希曾的名句

猜你喜欢

施州通天洞

明朝潘希曾

洞门閒倚白云开,洞里残碑半绿苔。奇绝自然超识界,渺茫何处有蓬莱。

窍通天表窥何极,泉去人间挽不回。万里停骖一回醉,试题青壁记曾来。

金华通天洞

元朝陈樵

石扉高映碧芙蕖,二室联翩逼翠虚。字里苍苔犹自活,茶边寒木易成枯。

吴中太白争华地,林下青羱化石馀。三洞周回五百里,金堂石室尽仙都。

偕康子雍州季子东所游虔州通天岩

宋朝伍馀干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
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
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
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
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
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石言好。
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
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山崩雨蚀不知年,各得帡幪各相□。
出门小吏惊且呼,虔州刺史心生恼。
急著归鞭信马蹄,春风犹带兰香草。
烧灯更上郁孤台,吴楚东西春未了。

游三天洞

元朝吴师道

稽亭山下三天洞,忆我金华物色同。拔地飞崖云汹涌,映空嵌穴树葱茏。

不知混沌何年凿,直恐神仙有路通。终拟赤松归隐去,清游还堕梦魂中。

游三天洞

元朝陈良弼

混沌知谁凿,虚明夜不关。

雨晴松子落,洞湿土花斑。

泉洗金沙净,云封白石閒。

空山千古在,龙去几时还。

寄裴施州

唐代杜甫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送乔施州

宋朝苏轼

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
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
鸡号黑暗通蛮货,(胡人谓犀为黑暗。
)蜂闹黄连采蜜花。
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
(乔受知于吴丞相,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

寄裴施州

唐代杜甫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
冰壶玉衡悬清秋。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几度寄书白盐北,
苦寒赠我青羔裘。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
后来况接才华盛。

三天洞二首·其一

元朝陈良弼

日落僧归寺,云深鸟护巢。

暗泉通殿角,清梵出林梢。

晚栗初开罅,寒梨未拆包。

前山秋色近,犹隔两三坳。

送施州单员外

唐代徐铉

精金百鍊始知难,何似仙枝两度攀。
名逐凤书归故里,身从鸟道入巴山。
诏宣远俗皇恩厚,惠洽齐民利刃闲。
珍重加餐顺风土,归来高步七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