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元朝]:元好问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写作背景

这是元好问所写的词,讲述的是河北大名府有两个青年男女殉情投河自尽,后来那年的荷花全都并蒂而开,为此鸣情。这首词就是作者闻听此事后,抒发感想,向为争取爱情自由而牺牲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显示作者比较进步开明的思想。此词有一姊妹篇。据传当时年轻的元好问赴并州赶考,在途中道逢一捕雁者将捕获的双雁杀死其一之后,另一雁逃脱后殉情撞死在地上。元好问买下了这对雁子的尸体在河边上立墓碑“雁丘”,并赋下了传颂千古的《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的著名词曲。

作品赏析

作者在小序中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凄切哀婉的爱情故事。泰和年间,河北大名府有两个青年男女,彼此相恋却遭家人反对,固而愤而投河自尽。后来人们才发现他们在水中的尸体。由于这一爱情悲剧,后来那年的荷花全都并蒂而开,为此鸣情。故事哀婉,令人动情。这首词就是作者闻听此事后,抒发感想,向为争取爱情自由而牺牲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显示作者比较进步开明的思想。此词与《雁丘词》同为姊妹篇。

全词写爱情悲剧,直言其人其事。上片写莲花并蒂的奇观,由此揭开故事的源头。“问莲根”三句,起首一个“问”字引起人们的注意。“丝”谐“思”,意为为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沉于荷塘,仍藕接丝连,爱情之思永存。“莲心”实指人心,相爱却只能同死,其冤其恨,可想而知。这样的起句,表现作者闻听此事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情绪激动,要寻问,要责问,要斥问,为什么竟发生如此之事?所感之深,所触之大一语可见。“双花”等两句形象表明这对痴情男女至死不渝的爱情。“天已许”两句,更表现作者愤怒的心情。他们的爱情感动的连苍天都允许了,让他们化作并蒂莲,生死相依,为什么仍有人不让他们偕老白头?这一问,感情更为强烈,矛头直指禁锢男女爱情自由的封建礼教,表现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夕阳无语”四句,面对词人义正言辞的责问,没有人能回答,只见夕阳也在沉思,为苦命的鸯鸯哀悼。面对此情此景,就算是谢灵运所写的伤感之词,娥皇、女英这样湘妃投江自殉的悲境,都赶不上这青年男女殉情给人们带来的哀伤。“谢客”指谢灵运,善写伤感之词,造伤感之境。“湘妃”,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舜南巡死于途中,二妃寻而不得,遂投湘水而死,后世称她们为湘妃。以这两个典故,引古喻今,抑古扬今,更加衬托出作者对这样事的悲伤。“未是断肠处”,谢客的伤词不是,湘妃投江也不是,那么答案就在不言中了。

下片更是大赞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香奁梦”两句引用小序中韩偓《香奁集》自序语,用灵芝、瑞露这样的仙物来映衬他们爱情的纯洁神圣。

“人间”后三句,叹惜这样的爱情却在俯仰之间,成为陈迹。但接下来的“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却盛赞他们爱情的坚贞,任凭海枯石烂金不损,他们对世道的怨恨;就连黄土掩身也不灭其迹。“相思树”,等三句更确切地表明作者的进步立场。虽然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被顽固西风(指顽固守旧的封建势力)所误,但他们的爱情却长存人间。因而又有下句“兰舟少住”等四句。依者心绪难宁,固而乘舟少住,凭吊这对青年男女用生命结成的并蒂莲花。作者知道,顽固的旧势力不会善罢甘休,若不及时凭吊,恐怕以后再来,就会“红衣半落”,甚至于“狼藉卧风雨”了。同情之深,珍爱之切,掬之可出。结尾一句,以词人的料想推断更揭示出世道的黑暗,使全词更添悲剧色彩。

此词最突出的就是以情见长,情之真,意之切,纯情流露。全词句句有情,充满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充满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愤怒,使词充满各种感情。此词运用的手法富杂多变,或议论,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相互交杂,而却皆有归所,更增添作者所抒发的爱情故事的悲剧色彩。

元好问简介

元朝·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音取hào,喜爱之意,名与字义同),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有神通目。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元好问的诗(467篇) 元好问的名句

猜你喜欢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元朝元好问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摸鱼儿·赋湘云·问湘南、有云多少

元朝张翥

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歌又舞。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闲悲浪苦。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空凝伫。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君且住。怕望断、蘅*日暮伤离绪。新声自谱。把江北江南,今愁往恨,尽入断肠句。

摸鱼儿·复以摸鱼子赋神·见示,次韵答之

元朝刘敏中

莫相疑、爱石如许,流形我亦随寓。神*更有神*在,照影几烦清滏。山下路。还记得、当时射虎人曾误。如今文府。但日永闲阶,香凝燕寝,云岫翳还吐。崔嵬起,欲作飞仙骞翥。依稀老眼如雾。品题好刻奇章字,嗟尔赏音难遇。如砥柱。应笑我心,更欲谁安住。茶余客去,相对静无言,悠然意会,一阵北窗雨。

摸鱼儿

元朝许有壬

买陂塘旋栽杨柳,年来于此承务。凉台燠馆吾何有,聊芘一时风雨。

洲映渚。向一片烟波,鼎峙嵯峨屿。盘空硬语。挽三峡词源,千军笔阵,不尽乐闲趣。

摸鱼儿·菱

清朝姚燮

簇鱼湾、沙香露滑,芳名尔雅谁记。春秧远绣蛙田阔,交上嫩苗针翠。

芦荻似。早槭槭萧萧、越渚西风起。轻船罢舣。看带雨锄青,和烟捆绿,人影乱潮尾。

摸鱼儿·莼

清朝王昶

正吴江、采菱歌罢,凉风一夜萧槭。

凫葵点点天然细,长绕露芜烟荻。

谁记忆。

是薄宦京华,归隐耽幽适。

扁舟岸侧。

爱锦带参差,银丝腻滑,寻取遍兰泽。

充家膳,付与厨娘亲摘。

黄花情味须识。

蘋洲况有新菰米,无限乡园秋色。

清兴剧。

好点向青瓷、玉箸凝香液。

松窗月夕。

和绿鲫庖霜,红鲈缕雪,沽酒恣浮拍。

摸鱼儿·芡

清朝王昶

正江南、雁奴来后,幽花向日容与。

采菱歌罢西风起,十里淡烟微雨。

秋色暮。

渐翠盖萧疏,雪点残芦渚。

孤篷短橹。

掬重叠罗囊,参差玉粒,竹灶桂薪煮。

凄凉味,又值新寒一度。

青霜落叶满树。

当年颍上相思梦,多少结茅情绪。

须记取。

看堆向柴哥,腻滑凝秋箸。

乡园甚处。

趁碧蟹橙香,红鲈菰冷,归隐伴鸥鹭。

摸鱼儿·菱

清朝杜文澜

占莼乡、绿莹柔玉,一绳界断秋水。

瓜皮艇小穿波稳,采采湿衣空翠。

凉影碎。

听隔浦清歌,惊破鸳鸯睡。

堆盘更美。

笑瘦削鞋尖,斜攲巾角,闲供雪瓷醉。

任多刺。

清胜莲房芡米。

折腰情味如此。

灵池漫道浮根弱,红紫未粘泥滓。

怀古里。

记趁晓南湖,船聚人喧市。

西风又起。

怅桂棹归迟,菰塘路冷,梦绕碧云里。

摸鱼儿·海棠

宋朝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摸鱼儿·其五

清朝李慈铭

认湖西、岸花如绣,画船重系桥畔。篱门六枳深深启,竹里翠楼低见。

帘半卷,刚借得、邻墙绿树分巢燕。亚栏倚遍。看无限青山,喜留吟客,争把黛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