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班彪的诗 > 北征赋

北征赋

[两汉]:班彪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生逢时局动荡啊,深受乱世的灾殃。故园被夷为丘墟啊,已不能安居家乡,决心向北方出走啊,要到无人迹的遥远他方。
早上从长安启程啊,晚住瓠谷的甘泉宫旁。经过云门而回头看望啊,通天台高耸在云层之上。登上了大土山又接着下降,投宿在郇县的邠乡。思蔡公刘的仁慈心肠,不忍把路边的芦苇踩伤。它们生长的条件何等优越,我却偏遇到许多祸殃。原因是形势发生了变化啊,不是天道已不正常。
登上了长长的赤须斜坡,进入了义渠这座旧城。愤恨当年的戎王狡诈荒淫,宣太后也淫秽而不贞。赞叹秦昭王能够讨贼,怀着盛怒而率军北征。我心绪紊乱离开了旧都啊,马慢慢地经过这座古城。我将纵辔奔驰而远去啊,直到安定郡的治所高平。遥望前面道路茫茫啊,迂回曲折而又漫长。经过泥阳而深深叹息啊,祖庙不修使我悲伤。我放马在边远的彭阳啊,停下车而深自思量。日光暗淡将近黄昏啊,见牛羊已经下了山岗。领会到旷夫怨女的痛苦啊,体会到诗人感时的悲伤。
进入安定郡境慢慢前进啊,沿着那迢迢的长城。怨蒙恬过分地役使人民啊,为强秦筑下了深重怨恨。不顾赵高、胡亥的深切忧患啊,只去防卫辽远的蛮夷敌兵,不发扬恩德安抚远方啊,只修筑城墙来保卫边境。直到临死都不醒悟啊,还数说功劳不把错误承认。他把致死的原因说得多荒唐啊,以为是修城时挖断地脉的报应。登上关塞的烽火亭而遥望啊,盘桓不定思绪如麻。追忆当年匈奴乱华啊,吊念都尉孙卭阵亡于朝那。圣明的文帝能克制忍让啊,不兴师讨伐而以恩德感化。给僭号的南越王以恩惠啊,让他自觉把帝号撤下;赏赐几杖给吴王刘濞啊,使他叛乱的阴谋难以猝发。想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啊,岂是过去的秦朝所能够到达。
登上了高平县而四面观看啊,见山谷是多么崇高峻险。旷野萧条茫茫无边啊,千里之内都没有人烟。疾风劲吹飘飘于天空啊,溪水倾泻翻起了波澜。浓云密雾在动荡飞扬啊,皑皑的积雪在闪着寒光。群雁鸣叫着向南飞翔啊,鹍鸡在风中哜哜地悲唱。远方的游子怀念故乡啊,内心充满忧郁悲伤。抚着长剑声声叹息啊,滚滚珠泪沾湿衣裳。试揩眼泪而哽咽抽噎啊,痛心人民的苦难深长。为什么天空阴沉不见太阳啊,国家的法度长期都不能正常,是时运的变化造成了这种情况啊,向谁去倾诉这忧郁的衷肠?
总之:孔子在困苦中能守节操而学艺文啊,能够乐而忘忧只有圣贤啊。达人行事须按原则啊,一切行动适应形势啊。坚持忠信四海为家啊,虽到蛮荒有何忧惧啊。

注释

颠覆:指国家灭亡。
罹(lí):遭遇。填塞:比喻因地方力量割据造成的国家政令不能通行。阨(è)灾:危困之灾。
旧室:指西汉王室。丘墟:废墟。
曾:乃,竟。少(shāo):通“稍”。
奋袂(mèi):举袖,发奋的样子。北征:北行。
超:远。绝迹:人迹不至的地方,指远方。
发轫(rèn):指出发。长都:指长安。
瓠(hù)谷:山谷名。玄宫:冬季天子校猎时的离宫,皆在长安西。
历:经。云门:云阳县(在今陕西省隆化县西北)城门。
通天:台名,在甘泉宫(在云阳县西)中。崇崇:高峻的样子。
乘:登。陵冈:山陵山冈。登降:或登或降。
息:停歇。郇(xún)邠(bīn):郇为邑名,在今陕西郇邑县南。郇邑有邠乡。
公刘:周民族远祖,率其族人迁于邠地,发展农业,人民安乐。
及:延及。《行苇》:《诗经》篇名,其开始二句希望牛羊不要踩伤成行的芦苇。连上句是说:公刘的遗德推及到了草木。
彼:指曾经居住在邠地的周先民。何:何其,多么。优渥(wò):丰厚优裕。
罹:遭遇。百殃:各种的灾祸。
时会:时势。
靡(mǐ)常:无常。
赤须:板名,在北地郡(今甘肃和宁夏一带)。长扳:长坡。
义渠:春秋战国时西戎国名,也是城邑名。在今甘肃省东部。战国时为秦国兼并。
戎王:指义渠国王。淫狡:**。
秽:不洁。宣后:秦昭王之母宣太后。
赫:暴怒的样子。征:指征讨。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和宣太后通奸,生二子。后来宣大后诈杀戎王于甘泉宫,秦国于是发兵讨灭义渠国。
纷:内心扰乱的样子。去:离。旧都:指长安。
騑(fēi):即骖,驾车时处于两外侧的马。迟迟:走得很慢的样子。历兹:路经此处。
舒节:舒展志节,此处有出发的意思。
安定:郡名,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期:目的地。
绵绵:漫长的样子。
纤回:绕道纤远的样子。樛(jiū)流:曲折的样子。
泥阳:县名,在今甘肃省宁县东。太息:叹息。
祖庙:指班彪自己的祖庙。据《汉书·叙传》载,秦朝末年,班彪远祖班壹避乱于楼烦,为边地豪雄。所以泥阳也有他的庙。修:修缮。
彭阳:县名,在今甘肃省镇原县东。
弥节:停止鞭策。
晻(yǎn)晻:昏暗的样子。
覩(dǔ):“睹”字的异体。
寤(wù):通“悟”,明白。怨旷:女子无夫为怨,男子无妻为旷。此处指夫妻分离。
诗人:指《诗经》的作者。叹时:写黄昏时刻妻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安定:县名,在今甘肃泾川县。容与:缓慢而行的样子。
漫漫:长远的样子。
剧:过分。蒙公:即蒙恬,齐人,为秦将而筑长城。疲民:疲劳之民。
筑怨:指筑长城。因为筑长城,加重人民痛苦招致人民的怨恨,所以说“筑怨”。
高亥:指赵高和秦二世胡亥。切忧:近忧。
事:从事。蛮狄:指匈奴。辽患:远方的祸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方士进录图书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于是大举发兵击胡,而不知道“胡”指身旁的胡亥。
耀德:发扬道德的光辉。绥远:安抚远方的蛮夷。
顾:反而。缮(shàn)藩:指修筑长城一类的边防。
数功:自数其功劳。辞諐(qiān):推辞过错。諐,通“愆”。
夫子:指蒙恬。妄说:虚妄之说。
地脉而生残:即毁坏地脉。蒙恬临终时说自己所以有死罪,是因为筑长城而毁坏了地脉。连上句大意是说:蒙恬把自己的死归于毁坏地脉是虚诞之谈。
鄣(zhāng)隧:指城垣。鄣,小城。隧,烽火台。
须臾:即从容。婆娑:即蹒跚;皆徘徊不去的样子。
闵(mǐn):忧伤。獯(xūn)鬻(yù):即“猃狁”,汉代通称为匈奴。猾(huá):扰乱。夏:华夏。
尉卭(qióng):指北地都尉孙卭,汉文帝时人,被匈奴杀死在朝那。朝那:县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圣文:指汉文帝刘恒。克让:能够忍让。
币加:加以币帛。币,指币帛,古代用以馈赠的礼物。
惠:施惠。南越:古国名。
连上句:据《史记,南越尉伦列传》载,南越尉佗自立为武帝,汉文帝召来尉佗的兄弟给予高官重赐,于是尉佗自去帝号而称臣。
降几杖:赐几杖。古代老人居则倚几,行则携杖。藩国:指诸侯国。
折:摧折。吴濞(bì):即吴王濞。《史记·吴王濞列传》载:吴王濞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汉文帝不仅不责备,反而赐几杖,准予不朝。
太宗:汉文帝的庙号。荡荡:道德广大的样子。
曩(nǎng):从前。图:图谋。
隮(jī):登。高平:县名。
嵯峨:高峻的样子。
莽荡:旷远的样子。
迥(jiǒng):远。
猋(biāo):迅疾的样子。漂遥:风疾的样子。
灌:原作凗,从李善本改。灌,注。
飞:飞越。杳杳:深远昏暗的样子。
皑(ái)皑:雪白的样子。
邕(yōng)邕:雁声。
鹍(kūn)鸡:鸟名。哜(jiē)哜:鸟声。
游子:班彪自称。悲:思。
怆(chuàng)悢(liàng):悲伤的样子。
慨息:叹息。
涟落:泪流的样子。沾:沾湿。
揽:擦拭。于邑:通“呜咽”。
多故:多难。
阴曀(yì):形容天下混乱的样子。曀,阴而有风。阳,晴。
平度:正常的法度。
谅:确实。
永:长。伊郁:幽怨的样子。
夫子:指孔子。固:固然。
艺文:指作为周代礼乐表现形式的六艺。
圣贤:指孔子。孔子自称“乐以忘忧“。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仪则:法则。
行止屈申:指各种行为举止。
与时,患兮:指符合时势变化。息:指消息。增长和熄灭。
履信:践行诚信。
无不居兮:无所不能居处。
之:往。蛮貉(mò):本是古人对北方部族的称呼,此指班彪前往避难的地方。

写作背景

《北征赋》是东汉文学家班彪的一篇赋。此赋首先写作者自己遭遇乱世,不得已而北征;接着写途中所见所感,以史学家的眼光,吊古评史,寄寓感慨;最后感伤时事,并以圣贤达人乐以忘忧、与时屈伸自勉,抒发对西汉末期朝政腐败、造成人民巨大灾难的不满情绪。全赋语言质朴而含蓄,情调深沉,引人深思。

作品赏析

与《楚辞》部分作品、《遂初赋》等相比,此赋无论交待起行原因,还是描写景色都从实际出发,即使是乱辞部分,也抛却了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而采用更为直接的抒情方式。且写景能从作者的感情基调出发,与抒情结合的较为紧密,更好的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之情怀。还将史实与感情紧密的结合了起来,而不再是单独列为一部分去叙写。
此赋开端写了朝纲颠覆,仕路填塞、家园毁灭的北游缘起。虽在乱离之中,从“奋袂”、“超绝迹”的字面下,仍然透出作者壮勇上进之情。这是此赋的基调。
赋中的初辞长安,回顾通天台恋恋不已;长途远行,驰驱中预计期程;寒风雪野中抚剑叹息,念及畿辅故里而於邑流涕:都发自真情而有动人之力。由公刘惠及草木感怀身罹百殃;从秦昭王统兵北征引发离心烦乱,车马行迟:这吊古伤今的情思,紧密联系于自身遭际,自然感人,又在历史对比中显出作者忧思的深广,胸怀的博大。由日夕归牧思及人民行役之苦,诗人叹时之心;因长城漫漫感发对蒙恬的责问,对汉文帝的景慕,使人感到作者不戚于个人忧患,立足于广大人民的受难,要求执政者以宽仁绥远立邦,这表现了作家自觉的历史社会责任感。作者的这些思想感情,都是极可珍贵的。
赋文中认蒙恬绝地脉之说为虚妄,不承认堪舆迷信。作者坚信天命有常,卒章中抒发了君子固穷而守节的儒家思想,表现了对儒家教义的笃诚。这是作家信仰的支柱,是赋文所以具有健康向上基调的精神源泉。
全赋以写明北游缘起开端,按旅程顺序写所见所感,卒章总言自己对避难远行的根本态度。结构上条理清晰,连络有序。叙事、叹时显出了作家情思的自然流露,浑融一体,文气流畅。语言生动简练,经过锤炼之功又归于平易畅达,艺术上的用心与其创作意图达到了和谐统一。

班彪简介

两汉·班彪的简介

班彪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班彪的诗(1篇) 班彪的名句

猜你喜欢

北征赋

两汉班彪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东征赋

两汉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石将军南征赋赠

宋朝张齐贤

五花密布生门出,三令重宣夙将听。
劃地岂能容贼窟,指天不许见妖星。
醪投汉水期分饮,石削巴丘待勒铭。
洗尽甲兵安草木,君山依旧望中青。

贻青阳宰·征赋常登限

五代李中

征赋常登限,名山管最多。吏闲民讼少,时得访烟萝。

宋制置彭大雅玛瑙酒碗歌周伯温大参征赋

元朝王逢

淮藩开吴豪侠满,歌钟地属姑苏馆。
相儒独为缓颊生,笑出彭公玛瑙碗。
血干智伯髅不腥,黄玉莹错红水精。
妖蟆蚀月魄半死,虹光霞气喷且盈,隐若阵偃边将营。
彭公彭公古烈士,重庆孤城亦劳止。
天忘西顾二十年,亩尽东来数千里。
武侯祝文何乃伟,败由宋祚民今祀。
太湖底宁鱼米丰,官廨喜与闲门同。
酒波碗面动峡影,想见制置师犒飘风中。
再酌庶沃磥磊胸。
君不见汉家将军五郡封,班彪天与世史功。
诗狂昭谏客吴越,存心唐室人怜忠。
呜呼!尚友予岂敢,醉墨惨澹云飞鸿。

北征

唐代杜甫

北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按鄜在凤翔东北,故曰北征。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鸱鸮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

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粉黛亦解包,衾绸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送兵五千人,躯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

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北征

宋朝陈与义

世故信有力,挽我复北驰。
独冲七月暑,行此无尽陂。
百卉共山泽,各自有四时。
华实相后先,盛过当同衰。
亦复观我生,白发忽及期。
夕云已不征,客子今何之。
愿传飞仙术,一洗局促悲,被襟阆风观,濯发扶桑池。

北征

宋朝汪元量

北师有严程,挽我投燕京。
挟此万卷书,明发万里行。
出门隔山岳,未知死与生。
三宫锦帆张,粉阵吹鸾笙。
遗氓拜路傍,号哭皆失声。
吴山何青青,吴水何泠泠。
山水岂有极,天地终无情。
回首叫重华,苍梧云正横。

北征

明朝薛蕙

地阔尘沙外,天寒霜露中。
燕云常少日,朔气自兼风。
梦断南栖鸟,愁随北向鸿。
淹留忆攀桂,辛苦叹飘蓬。

北征

明朝杨荣

銮舆北巡狩,垂拱敷至理。拒车螳臂微,烟尘起边鄙。

皇怒赫徂征,天讨讵容已。六师素骁勇,韬略古莫比。

卫霍皆偏裨,扬威荷天子。义声自无敌,直捣单于垒。

一扫朔方平,沙场净如洗。行将奏凯还,龙旂复东指。

巍巍神圣功,特笔纪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