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含糊 > 词语"含糊"的意思
hán

含糊



含糊

词语解释

含糊[ hán hu ]

⒈  言语不清楚。

含糊其词。
含糊不清。

ambiguous; vague;

⒉  马虎;是非不分。

含糊了事。

careless; perfunctor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含胡”。

⒉  形容声音、言语或意思等不清晰、不明确。

唐 刘禹锡 《与柳子厚书》:“弦张柱差,枵然貌存。中有至音,含糊弗闻。”
《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贼鉤断其舌,曰:‘復能駡否?’ 杲卿 含胡而絶。”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而 龟山、晦庵、无垢 之徒,皆以为兼仁智而言,其意含糊,了不可晓。”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张铁臂 红了脸道:‘是小时有这个名字。’别的事含糊説不出来。 杜少卿 也不再问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只有 刘戡 显得特别:他象发热发冷,时而大声说什么,时而含糊地嘟囔。”

⒊  形容办事敷衍马虎;苟且,不认真。

《旧唐书·陆贽传》:“既相执证,理合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
宋 欧阳修 《再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臣若有之,万死不足以塞责;臣若无之,岂得含胡隐忍,不乞辨明?”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问官不肯推详,含糊了事。”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遇着这般泼妇,难道终日廝闹不成?少不得闹过几次,奈何他不下,到只得诈瞎装聋,含糊忍痛。”
毛泽东 《学习和时局》:“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⒋  示弱;差劲;无能。常与“不”字连用,表示反义。

老舍 《茶馆》第二幕:“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呀!不含糊!”
骆宾基 《东战场别动队》一:“人倒是不含胡,就是脾气暴躁点。”

国语辞典

含糊[ hán hú ]

⒈  言语不明白。也作「含胡」。

《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听了他这一片狂妄的话,也犯不著合他斗气,只得含糊著答应了几个『是』。」

吞吐

清楚 利落

⒉  做事不澈底,马马虎虎。也作「含胡」。

《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 直。」

英语ambiguous, vague, careless, perfunctory

德语unklar, undeutlich , verdunkeln (V)​, schattenhaft (Adj)​, undefiniert (Adj)​, vage (Adj)​, zweideutig (Adj)​, zwielichtig (Adj)​

法语négligemment, nébulosité, équivoque

分字解释


造句

  • 她含糊地朝房子的方向挥了挥手。
  • “我不能肯定,” 莉兹含糊地说。
  • 这次全国民主大会含糊其词地结束了。
  • 他被指责为故意含糊其辞。
  • 这封信故意写得含糊其辞。
  • 这项描述是相当含糊的。
  • 这次会谈的许多内容显然是含糊而笼统的。
  • 韦拉亚提医生做出了一个含糊但否定的答复。
  • 主席说她清楚而且不含糊地陈述了美国的立场。
  • 我故意含糊其辞。
  • 然而,他对于美国军队真正可能做什么却含糊其辞。
  • 作者对都市生活的态度是含糊不清的。
  • 主要的区别是澳大利亚人习惯说话有点含糊,而且突出元音发音。
  • 事实上,含糊其辞的中奖可能性要比获奖条件清晰明确的博彩更有效。
  • 动荡的商业环境也让高级管理人员变得小心翼翼,以免含糊的声明玷污了他们的声誉。
  • 如果它遗漏了关键思想,含糊其辞地提及关键思想,或者它对重要信息的拓展不够充分,那它就不完整。
  •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用含糊不清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离职,而是直截了当地表示,他离开是“为了追求自己经营一家公司的目标”。
  • 她含含糊糊地说:“对不起。”
  • 我问他要待多久,但他含糊其辞。
  • 我意欲含糊笼统地使用这些词汇。
  • 这个女孩含糊急促地说着难懂的话。
  • 很多人对此观点都含糊其辞。
  • 他的行动伴随着一串冗长含糊的独白。
  • 该法律此处有点含糊不清。
  • 他一再读错单词,而且说话含含糊糊的。
  • 在这个问题上,我毫不含糊地站在你这一边。
  • 正如第1章中所述,法律往往是含糊不清的。
  • 他又问了一次她的财务状况。她再次含糊其辞。
  • 他重复着自己的话,比平常更加含糊不清地说着。
  • 霍尔先生对开发公司已创造的岗位数量含糊其词。

※ "含糊"的意思含义、含糊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