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寒温 > 词语"寒温"的意思
hánwēn

寒温


注音ㄏㄢˊ ㄨㄣ

繁体寒溫

寒温

词语解释

寒温[ hán wēn ]

⒈  冷暖。

⒉  指问候冷暖起居。

⒊  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引证解释

⒈  冷暖。

《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
《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⒉  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⒊  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国语辞典

寒温[ hán wēn ]

⒈  冷暖。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故鲁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
《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苟目能辩色,耳能辩声,口能辩味,体能辩寒温者,将皆以修絜为讳恶。」

⒉  见面时彼此问候生活起居,或泛谈气候寒暖等的应酬话。梁·吴均也作「寒暄」、「暄凉」。

《续齐谐记·阳羡书生》:「仍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
《红楼梦·第九二回》:「彼此相见,叙些寒温。」

分字解释


造句

  • 金元明清时代,历代医家对钱、陈的寒温治法不断修正和补充,并引起学术争鸣。
  • 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 结果:中药中寒温性药物、苦辛甘味药物、归肝肺经药物居多,有肝毒性中药也有这种趋势,肝毒性中药与一般中药在四气五味归经方面分布趋势大致相同。
  • 苦瓜熟食性温,生食性寒,因此脾虚胃寒者不应生吃。
  • 探索建立膝骨关节炎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及中医药温通活血法对血瘀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
  • 本区的禾本科植物绝大多数属于温寒地带分布类型,因而具有明显的高原高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 小茴香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还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功效。
  • 疫毒多为温毒,但亦有寒毒之说,治疗疫病也应有清解和温解之分。
  • 中医说:寒从脚起,养生要讲究“温足而顶凉”。如今新兴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则恰好符合了中国的古老习惯,在给人们带来健康的同时,提升了生活质量。
  • 结果果实组中药性温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性寒者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 目的观察腕踝针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肩凝症的临床疗效。
  • 寒湿型:间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温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患足皮肤苍白,触之冰凉。
  • 用具有温补阳气、祛散寒邪作用的方药,治疗寒凝阳虚证、阳虚内寒证的治法。
  • 以上说明肾着汤加味确实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的功效;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寒证﹐体弱﹐痰盛多小白泡沫﹐手脚冷﹐恶寒好温﹐舌淡苔白﹐喘满懒食。
  • 食物的“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 ③坐骨神经痛,治宜温经祛寒除湿止痛,方选乌头汤加减,疗效满意。

※ "寒温"的意思含义、寒温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