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狐白 > 词语"狐白"的意思
bái

狐白


注音ㄏㄨˊ ㄅㄞˊ

狐白

词语解释

狐白[ hú bái ]

⒈  狐狸腋下的白毛皮。见“狐白裘”。

引证解释

⒈  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管子·轻重戊》:“代 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
《汉书·匡衡传》:“夫富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
颜师古 注:“狐白,谓狐掖下之皮,其色纯白,集以为裘,轻柔难得,故贵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狐》:“毛皮可为裘,腋毛纯白,谓之狐白。”

⒉  见“狐白裘”。

国语辞典

狐白[ hú bái ]

⒈  狐腋下的白毛皮。会集之而制成裘,既轻软又暖和,甚为难得,为世所珍。

《管子·轻重戊》:「代之出狐白之皮,公其贵买之。」
《文选·曹植·赠徐干诗》:「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分字解释


造句

  • 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
  • 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 北极狐舒适的白外套即保暖又能在冬季作伪装。
  • 狮子大王生气地说:“他去侵犯人类,现在就叫老虎警察处死白尾狐!

※ "狐白"的意思含义、狐白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