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华夷 > 词语"华夷"的意思
huá

华夷


注音ㄏㄨㄚˊ 一ˊ

繁体華夷

华夷

词语解释

华夷[ huá yí ]

⒈  指汉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中国和外国。

⒉  宋元时指国家的疆域。

引证解释

⒈  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

《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⒉  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分字解释


造句

  • 开化派头脑中固有的“华夷观”逐渐接近近代的世界观。
  • 在治理东北边疆过程中,“华夷一统”思想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起到了消极作用。
  • “华夷之辨”观念的错误在于否认民族的平等性、民族的融合性和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融性。
  • 《史记》构拟的五帝世系和所反映的“华夷共祖”观念,是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与实践的产物。

※ "华夷"的意思含义、华夷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