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即事 > 词语"即事"的意思
shì

即事


注音ㄐ一ˊ ㄕˋ

即事

词语解释

即事[ jí shì ]

⒈  任事;作事。面对眼前事物。多用为诗词题目。如唐·杜甫《草堂即事》诗,宋·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郭沫若《南水泉即事》诗等等。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引证解释

⒈  任事;作事。

《史记·封禅书》:“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枢密使 襄,请用步卒穿濠筑障……军民并役,又募飢民以佣,即事五旬而毕。”

⒉  面对眼前事物。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宋 王安石 《乙巳九月登冶城作》诗:“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即事兴情,因而成赋。”

⒊  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命意·陵阳谓须先命意》:“凡作诗须命终篇之意,切勿以先得一句一联,因而成章,如此则意不多属。然古人亦不免如此,如述怀、即事之类,皆先成诗,而后命题者也。”

⒋  多用为诗词题目。如 唐 杜甫 《草堂即事》诗, 宋 辛弃疾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词, 郭沫若 《南水泉即事》诗等等。

国语辞典

即事[ jí shì ]

⒈  任职、做事。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五鼓既作,牵牛正中,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文武宾属,俯首听位。」

⒉  眼前的事物。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后文人因景有感而作诗词,常以即事作为题目。如司空曙有〈江村即事〉诗、杜甫有〈草堂即事〉诗等。

分字解释


造句

  • 即事叙景是诗人写作的一种手法。
  • 一个人坐在那里,边上都是文件,白板上的图表和墙上的即事贴。
  • 政策目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在规划政策时对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即事与愿的关系的拿捏。
  • 所有的这些数据都不能体现一件事,即当代的年轻人非常关心他们的国家,关心更广阔的市政和政治环境以及所处社会的未来。
  • 如果你是某学科的专家,一个制造愚蠢错误的电影制造商能够烦人这种没有意义的事就像我很恼火一件事即错的勋章被别在军事人员身上。
  • 这个短语隐含着一个意思,即某人本来事先就想做什么事,而且以某种方式做了。
  • 看看设计者们将如何解决目前的挑战,即帮助用户掌握和利用当前发生的变迁,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 网络2.0工具可以被用于做传统广告所做的事:即说服消费者购买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 约克公爵(即安德鲁王子)对皇室贵族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并承认了他们不许玩大富翁一事。
  • 纵算相信事出有因,我始终还有无法明了的一件事,即疾病——颠覆人类生存的宿命。
  • 但有一件事是我确实明了的,也是我将要着重强调的,即任何整合理论只——仅仅是理论。
  • 非洲的支持者和批评者们只有在一件事上观点一致,即非洲的贫穷面貌。
  • 我们看到生命的一件事,即它由内向外渐渐增长的社会性。
  • 唯有一件事可能让布朗家族成员出售公司,即帝亚吉欧能否控制占边,并且成为(自己在)美国烈性酒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 她说,这些感觉常常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即:可能要发生不好的事了。
  • 她说,这些感觉常常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即:可能要发生不好的事了。
  •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件事即,做为作家和个人的弗兰岑与作为公众人物的弗兰岑之间的显著差别。
  • 当然,对于银行以及家庭来说,后危机时代最重要的事即减少债务,这意味着经济V型的回升几乎不可能。
  • 但有一件事肯定的,即这位莫希贵族受到了极其优厚的待遇。
  • 中国和印度已经受邀担任主要富国峰会,即八国峰会(G8)的观察员。它们成为峰会正式成员只是早晚的事。
  • 你没有注意你正做的事,犯了错误,失了良机,身心疲惫,失去控制,怒火一触即发。
  • 即每晚睡觉前必做的事。
  • 但艾萨克担忧的是另一件事,即学费每年都在上涨,他想打工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 XSLT 引擎对目录列表(即输入)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匹配模板。
  • 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

※ "即事"的意思含义、即事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