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祭月 > 词语"祭月"的意思
yuè

祭月


注音ㄐ一ˋ ㄩㄝˋ

祭月

词语解释

祭月[ jì yuè ]

⒈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天子于每年秋分设坛祭祀月神。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天子于每年秋分设坛祭祀月神。

《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带锡监,吹损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
《礼记·祭法》:“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
郑玄 注:“夜明,月坛也。”
孔颖达 疏:“夜明者,祭月坛名也。”
《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国语辞典

祭月[ jì yuè ]

⒈  古代重要的祭祀。天子于每年秋分设坛祭祀月神,以表对天地赐与丰收的感恩之心。

《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分字解释


造句

  • 古有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赏月之风。
  •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把中秋祭月的传统推广到民间。
  •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 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中秋祭月和赏月都是非常重要的习俗。
  • 在这样一个月圆的节日里,祭月、赏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中秋习俗。
  • 月亮的传说源远流长,实际上,中秋赏月祭月的习俗民间自古就有。
  •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 因此,祭月被人们认可成中秋节上的一个习俗,中秋节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 根据早期描述,古代的君王有着祭月的传统,但是这一天是在秋分,而不是中秋节。
  • 月饼最早是祭月典礼中的一种供品,后来渐渐演变成了民间过中秋节必不可少的象征性食品。它和中秋夜圆圆的月亮一样,代表着和谐与团圆。
  • 这些是在月朔的燔祭和同献的素祭,并常献的燔祭与同献的素祭,以及照例同献的奠祭以外,都作为馨香的火祭献给耶和华。
  • 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自己上坛献祭。
  • 又在安息日,月朔,并节期,按数照例,将燔祭常常献给耶和华。
  • 凡农桑歉收之年,于冬季选祭地,次年农历二月吉日搭祭台,供祭品祭众神。
  • 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自己上坛献祭。
  • 十月三十一日是个他们在称作“Samhain”的庆典上,庆祝丰收祭结束的日子。
  • 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 一年办一摆今年第六摆耶台大艺术祭今阿日开幕,五月初一开始归月日。
  • 牧神节是一个古罗马生育节,每年2月15日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献祭罗马农神福纳斯、以及罗马的建立者罗穆卢斯和瑞摩斯。
  • 一年一度的农历六月初六,是羌民族的祭山会。

※ "祭月"的意思含义、祭月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