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解识 > 词语"解识"的意思
jiěshí

解识


注音ㄐ一ㄝˇ ㄕˊ

繁体解識

解识

词语解释

解识[ jiě shí ]

⒈  犹解释。

⒉  知晓;熟悉。

引证解释

⒈  犹解释。

宋 本《<颜氏家训>序》:“余曰:‘凡字以詮义,字犹未识,义安能见?旋云小小,颇亦怱怱。’众乃谢余,令为解识。余遂作音义以晓之。”

⒉  知晓;熟悉。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举筯,沙鱼线甚俊。

吕丞相 喜问:‘君解识此物耶?’”
清 吴伟业 《夜游虎丘剑池》诗:“轆轤夜半语空中,无人解识兴亡意。”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予操普通语相与周旋,谓居 中国 久,言语风习,解识不少,近则经商于 香港 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及普遍知识是对成语进行识解的三种重要的认知机制。
  • 隐喻既是一种认知机制,也是一种识解文本的手段。
  • 言者利用预设冲突可以制造出言语的不和谐感,使读者识解乖讹现象在语义、语用和认知层面的表现。
  • 采用新型对角回归神经网络来辩识系统模型,可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实现多变量解耦控制。
  • 有了体验性,就可限定“读者中心论”、“译者自主论”;有了“概念化”(主要是识解),就可解释翻译的主观性。
  • “意象”与“识解”是两个意义相近的认知语法术语,用来表示以不同方式建构某一情景的认知能力。
  • 提出了三个能弥补前人判别囹解不足的新图解来判识开放系统内的不活动元素。
  • 本文旨在对英语双及物动词短语进行认知分析,试图探索其识解。
  • 辽、金史《国语解》是其编撰者所独创的史著编撰形式,体现了《辽史》、《金史》的民族史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其作者把握历史特点的史识。
  • 提高领导干部情商有"六步曲",即知情、解情、调情、识情、移情和传情。
  • 在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认知语法中,语言单位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所要标示的实体还取决于对所构想情景的识解。
  • 语言单位的句法结构反映了其概念结构及所采用的特定识解。
  • 最后,两种文化中始源域的实体理解不同,导致了同一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的识解不同。
  • 识解操作是人类在语言处理过程中概念化的过程。

※ "解识"的意思含义、解识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