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禁忌 > 词语"禁忌"的意思
jìn

禁忌


注音ㄐ一ㄣˋ ㄐ一ˋ
词性名词 动词


禁忌

词语解释

禁忌[ jìn jì ]

⒈  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

犯皇帝的禁忌。

taboo;

⒉  指医药上应避免的事物。

forbid food;

引证解释

⒈  忌讳;避忌的事物。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贵戚惧家之不吉而聚诸令名,惧门之不坚而为铁枢,卒其所以败者,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常苦崇财货而行骄僭,虐百姓而失民心尔。”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今俗间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为妨害父母,服中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
《后汉书·郎顗传》:“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唐 苏拯 《明禁忌》诗:“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看一本旧历本,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这么多的禁忌。”

⒉  谓因摄养而避免食用某种食品或药物。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气息,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稟,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
唐 李翱 《韩吏部行状》:“某疎愚,食不择禁忌,位为侍郎,年出伯兄十五岁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无信庸医谬方,妄以异功木香等散投之,守禁忌,节起居,慎调护,谨饮食,即凶亦有变为吉者。”

⒊  指禁令戒条。

《后汉书·蔡邕传》:“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
《后汉书·杨终传》:“汉 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

⒋  谓禁止。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这一月来,我的投稿已被封锁,即无聊之文字,亦在禁忌中。”

国语辞典

禁忌[ jìn jì ]

⒈  忌讳。

《后汉书·卷四八·杨终传》:「汉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之称。」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俊臣是官家子弟,不晓得江湖上的禁忌。」

英语taboo, contraindication (medicine)​, to abstain from

德语Tabu (S, Sprachw)​

法语Tabou

分字解释


造句

  • 电影和书籍中露骨的性爱场景在旧体制下是禁忌的。
  • 她对一个几乎是禁忌话题的干脆处理令人耳目一新。
  • 癌症是个禁忌的话题,人们对公开谈论它感到害怕或尴尬。
  • 这对柏拉图来说是绝对禁忌。
  • 其他文化规则与某些食物的禁忌有关。
  • 义务教育法的出现部分是基于下面的假设:孩子们的情感价值使得童工成为了一种禁忌。
  • 为了躲避严厉的父母和公共场合约会的社会禁忌,年轻的科威特人来到咖啡馆,用手机发送调情的红外电子邮件。
  • “营销”成了该公司的禁忌字眼。
  • 食物禁忌和等级之间也有联系,这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表现得最为苛刻。
  • 虽然如此,他们努力打破两个禁忌。
  • 在波罗的海各国,贬值仍是个禁忌。
  • 今敏似乎在不断戳击着这个禁忌。
  • 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受多般禁忌。
  • 打破种族禁忌,已经有人尝试。
  • 我要打破最后一个全球禁忌的话题。
  • 可惜在课堂里,失败犯错却是个禁忌。
  • 在美国,钱是谈话中的最后一个禁忌。
  • 生者如何背叛死者,这是个禁忌话题。
  • 帮助孩子们避免将之视为是禁忌话题。
  • 比如,在中国,谈论死亡属一大禁忌。
  • 所以春节时期有许多禁忌。
  • 打破禁忌的反应是明确的。
  • 而在当今中国,这些禁忌已不被认同了。
  • 不管是哪种原因,打破禁忌都不是你的责任。
  • 在大陆一直被认为是个禁忌的离婚正在兴起。
  • 今天的禁忌已然不同。
  • 尽管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意见,但禁忌犹在。
  • 没有禁忌之爱,也没有奇怪的迷恋。
  • 我这才反应过来这篇文章必是触犯了某些禁忌。

※ "禁忌"的意思含义、禁忌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