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进士 > 词语"进士"的意思
jìnshì

进士


注音ㄐ一ㄣˋ ㄕˋ

繁体進士
词性名词

进士

词语解释

进士[ jìn shì ]

⒈  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贡举的人才。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於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郑玄 注:“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⒉  荐举贤士。

《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⒊  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明 清 时,举人经会试及格后即可称为进士。

唐 姚合 《寄旧山隐者》诗:“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
《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多久以来,文人只出了个翰林即 熊希龄,两个进士,四个拔贡。”

国语辞典

进士[ jìn shì ]

⒈  科举时代的科目。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因之,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会试中式,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红楼梦·第二回》:「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县。」

分字解释


造句

  • 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
  • 张濯,登上元进士第。诗二首。
  • 陈九流,贞元中进士。诗一首。
  • 王濯,大历九年进士第。诗一首。
  • 张良器,会昌进士第。诗一首。
  • 高弁,贞元十二年进士第。诗一首。
  • 柴夔,太和中登进士第。诗一首。
  • 黎逢,登大历十二年进士第。诗二首。
  • 姚发,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诗一首。
  • 周彦晖,登咸亨五年进士第。诗二首。
  • 《当年的进士居》这是古代的大官人家。
  • 治平二年(1065)进士,授临海尉。
  • 崔亘,开元二十四年登进士第。诗一首。
  • 王諲,登开元进士第,官右补阙。诗六首。
  • 石贯,字总之,会昌三年进士第。诗一首。
  • 刘虚白,竟陵人,擢元和进士第。诗一首。
  •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
  • 明清时期山东进士的研究,在学界并不是很多。
  • 陆瀍,登贞元元年进士第,官给事中。诗一首。
  • 文章的第五部分阐明了唐代进士家庭的历史地位。
  • 伊璠,咸通四年,登进士第,为泾阳令。诗一首。
  • 山西历代进士共有3703人,地域分布很不均匀。
  • 裴说,天祐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
  • 神宗时熙宁三年或元丰中进士,是苏轼定洲知府上的幕僚。
  • 曾出现过两名进士的甘蔗寨,代表着人文文化的魁阁,依然庄严。
  • 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
  • 廖有方,交州人。元和十一年进士第,改名游卿,官校书郎。诗一首。
  • 潘存实,字镇之,漳浦人。元和十三年进士第,仕至户部侍郎。诗一首。
  • 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

※ "进士"的意思含义、进士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