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苦行 > 词语"苦行"的意思
xíng

苦行


注音ㄎㄨˇ ㄒ一ㄥˊ

苦行

词语解释

苦行[ kǔ xíng ]

⒈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他的苦行已明显可见。

asceticism; ascetic practices;

引证解释

⒈  宗教徒指受冻、挨饿、拔发、裸形、炙肤等刻苦自己身心的行为。谓行之可求得解脱。

《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
唐 王维 《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禪师幼孤……去诣乡校,见 周 孔 书,曰世教耳,誓苦行求佛道。”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今之学佛者,非学其弃 浄饭王 之位而苦行於 雪山 之中也,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七章:“耶稣教在中世纪最重苦行,人们都要牺牲现世的快乐去谋来世的解救。”

⒉  指寺庙里做杂务的人。

《景德传灯录·丰干禅师》:“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 寒山子、拾得,二人执爨,终日晤语,潜听者都不体解。”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 墦臺寺 里一箇和尚,苦行便是 墦臺寺 里行者。”

⒊  谓以常人所难忍受的生活折磨自己。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明 侯方域 《太子丹论》:“狃於成败之形,而不察於确然之数,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
巴金 《关于<海的梦>》:“我反对禁欲主义者的苦行,不赞成自找苦吃。”

国语辞典

苦行[ kǔ xíng ]

⒈  佛教用语:(1)​ 佛教批评外道所做的种种自虐行为。(2)​ 为了断除烦恼,而严格约束身心种种不善欲望的修行。即十二头陀行,如日中一食、穿粪扫衣等。

《杂阿含经·卷三九》:「知诸修苦行,皆与无义俱。」
《央掘魔罗经·卷一》:「出家学道行沙门法, 受行十二头陀苦行。」

⒉  预备出家,但尚未落发,而在寺庙中做苦役的人。

《喻世明言·卷三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墦台寺里一个和尚,苦行便是墦台寺里行者。」

⒊  刻苦修行、经营。

如:「他正在苦行励己,衣食居处十分俭朴。」

英语ascetic practice

德语Askese (S)​, Einschränkung (S)​

法语Tapas (yoga)​

分字解释


造句

  • “零浪费生活方式并不是苦行僧的专属,它就在我们身边。”陈期望她的一些朋友能和她一起踏上零浪费的道路。
  • 苦行僧可以把针直接穿过手臂,而感觉不到疼痛。
  • “你相信魔法吗?”科林解释完印度苦行者后问道。
  • 我说的并不是苦行主义或禁欲主义。
  •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 另一桩苦行就是饮用牛奶。
  • 我将永不会做一个苦行者。
  • 这不是羞辱,而是苦行。
  • 你像忏悔中的苦行僧一般日日夜夜伫立着。
  • 第八名:苦行僧旋转舞。
  • 如果用爱来敬拜神,那么苦行又有何必要?
  • 如果用爱来敬拜神,那么苦行又有何必要?
  • 它不是意味着做一个狭隘的人或像苦行僧一样生活。
  • 如果没有更多的苦行,那么每个月必须戒食两天。
  • 他苦行多年,获得了足够的功力而成为了三界的国王。
  • 圣灰星期三是苦行与沉思的时节——四月斋的第一天。
  • 当节制成为唯一的选择时,苦行者的念头就来得很容易。
  • 不,我的伴侣,我永不会做一个苦行者,任意你怎么说。
  • 灼热之光(神圣):现在同样增加神圣新星与苦行的伤害。
  • 印度教苦行僧或者圣人穿着这种钉履鞋,就是为了这一目的。
  • 由于苦行,不净得以清除,身体和感官因此会获得特殊的能力。
  • 这是苦行禁欲者之道——你想由除掉问题的可能性来除掉问题本身。
  • 苦行僧把自己奉献给精神生活,自己没有什么财产,并且通常依靠捐款过日子。
  •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门昏黄的灯光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
  • 有两种办法克服恐惧:一种是消除外在的危险,另一种是培养苦行僧式的承受力。
  • 乔小刀希望人们明白,他不是在提倡过廉价的生活或是告诉人们要像苦行僧一样生活。
  • 我们以苦行僧的姿态开始了新的一年,而到2月份之前,却发现这种生活并不适合我们。

※ "苦行"的意思含义、苦行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