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礼部 > 词语"礼部"的意思

礼部


注音ㄌ一ˇ ㄅㄨˋ

繁体禮部

礼部

词语解释

礼部[ lǐ bù ]

⒈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Ministry of Rites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本为 西汉 时尚书的客曹。 三国 魏 时有祠部, 北魏 有仪曹, 北周 始称礼部。 隋 唐 以后为六部之一,包括客曹及祠部之职掌,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长官为礼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 清 末废部,改设典礼院。

国语辞典

礼部[ lǐ bù ]

⒈  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

分字解释


造句

  • 潘炎,礼部侍郎,坐刘晏婿,贬澧州司马。诗一首。
  • 裴说,天祐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
  • 封行高,观州蓚人,伦之兄子。以文学知名。贞观中,官至礼部郎中。诗一首。
  • 他与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后来官居礼部尚书的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对西方平面几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 "礼部"的意思含义、礼部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