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吏治 > 词语"吏治"的意思
zhì

吏治


注音ㄌ一ˋ ㄓˋ

吏治

词语解释

吏治[ lì zhì ]

⒈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澄清吏治。

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 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我便和他谈些官场事情,问些 苏州 吏治。”
欧阳山 《三家巷》四:“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国语辞典

吏治[ lì zhì ]

⒈  官吏治事的成绩。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英语style of governing (of minor official)​, achievement in office

分字解释


造句

  • 范仲淹的吏治思想非常丰富。
  • 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
  • 导致窦娥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古代社会黑暗的吏治;
  • 官吏治理政事以斩杀和捆缚为主要任务,阎奉以凶恶被任用。
  •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有利于整饬吏治,重塑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 官员惩治是官员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澄清吏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数十载的无序统治造成了基础设施简陋、吏治混乱以及管理无能等遗留问题。
  • 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
  • 关于唐玄宗时期存在著“吏治与文学之争”的论题,学术界一直有著不同的见解。
  • 而粥厂制度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其实正折射出明代荒政乃至经济、吏治的实际情形。
  • 通过对“七门三堰”的始建者、两千年来的主要疏浚扩建者以及管理上的革新者等的考证与抉微,揭示“七门三堰”对后世吏治的启迪和警示意义。

※ "吏治"的意思含义、吏治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