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秉烛 > 词语"秉烛"的意思
bǐngzhú

秉烛


注音ㄅ一ㄥˇ ㄓㄨˊ

繁体秉燭

秉烛

词语解释

秉烛[ bǐng zhú ]

⒈  谓持烛以照明。

引证解释

⒈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国语辞典

秉烛[ bǐng zhú ]

⒈  持烛、燃烛。后用以比喻夜以继日。也作「炳烛」。

《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分字解释


造句

  • 那天晚上,我和她秉烛长谈。
  •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爱德华和我昨天谈了很久很久,我们经常这样秉烛夜谈。
  • 额外的处理时间、秉烛的努力很少见,但是也不失为成功的一种方法。

※ "秉烛"的意思含义、秉烛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