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曲辞 > 词语"曲辞"的意思

曲辞


注音ㄑㄨˇ ㄘˊ

繁体曲辭

曲辞

词语解释

曲辞[ qǔ cí ]

⒈  亦作“曲词”。邪僻之词;阿谀之词。含义隐微之词。谓隐微其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曲词”。邪僻之词;阿谀之词。

《后汉书·袁谭传》:“何意凶臣 郭图,妄画蛇足,曲辞諂媚,交乱懿亲。”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但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⒉  含义隐微之词。

《后汉书·方术传序》:“或开末而抑其端,或曲辞以章其义。”

⒊  谓隐微其词。

唐 元结 《恶曲》:“吾辈三十年,未尝曲辞以达意。”

分字解释


造句

  • 第一章是近代曲辞的文献学研究。
  • 第二章是“鼓吹曲辞”的音乐学研究。
  • 横吹曲题目中的大部分被文人们赋咏为边塞诗,横吹曲辞与边塞诗是有关系的。
  • 曲辞对十二钗命运的概括,揭示出人生的种种痛苦,表达了超越痛苦的精神企向。
  • 文章从文本与立意、曲辞与风格、题材与思想、表演与舞台等方面来探讨其戏剧创作理论。
  • 作者从“杂曲”的概念入手,首先分析了《乐府诗集》中杂曲的含义,肯定了杂曲歌辞与近代曲辞的共同特征。
  • 尽管两者都被郭茂倩置于《清商曲辞》之列,但由于存在文风、地理、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吴歌与西曲之间依旧存在着差异。
  • 作者追求的是文人家班场上演出的观众效果,且特别注重抒情意味浓厚的曲辞,无论从时代剧场还是从文学中的剧诗角度考量,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 "曲辞"的意思含义、曲辞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