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取事 > 词语"取事"的意思
shì

取事


注音ㄑㄨˇ ㄕˋ

取事

词语解释

取事[ qǔ shì ]

⒈  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⒉  犹行事。

引证解释

⒈  取用事例,应用典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覈。”

⒉  犹行事。

唐 马总 《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匮》:“源泉滑滑,连旱则絶。取事有常,赋敛有节。”
《西游记》第十七回:“两粒仙丹,去与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 老孙 便於中取事。”

分字解释


造句

  • 但是,那些哗众取宠的言论不应让合格的医生忽视一件事:那就是所谓的替代医学确实有些好处。
  • 被取的人,有当灭的物在他那里,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烧,因他违背了耶和华的约,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
  • 有一件事,我将去趟银行取些钱。
  • 我要说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心喜欢去执取一些虚幻不实的东西。
  • 另外,哪个结婚的新娘当天还要带一套日常衣服?难道面对这么大的事,还要卸妆,回家取套衣服后再采访吗?
  • 于是,王子学会了怎样取木柴,擦洗锅碗瓢盆,以及许多别的家务事。
  • 清净地生活,清净地思考,不做哗众取宠之秀事。
  • “你别做那样的事!”她大叫道,“我现在就去你那儿取。”
  • 我想,一个有勇气的人将维系真理与正义,他会毫犹豫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在勇取者的字典中,没有害怕这个字眼。

※ "取事"的意思含义、取事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