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劝谏 > 词语"劝谏"的意思
quànjiàn

劝谏


注音ㄑㄨㄢˋ ㄐ一ㄢˋ

繁体勸諫


劝谏

词语解释

劝谏[ quàn jiàn ]

⒈  规劝谏诤。

引证解释

⒈  规劝谏诤。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姚崇 宋璟 作相公,劝諫上皇言语切。”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同乡有个举人 朱大径 善口劝諫了几遭,只是不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秦生》:“取琖将尝,妻苦劝諫。生笑曰:‘快饮而死,胜於馋渴而死多矣。’”

国语辞典

劝谏[ quàn jiàn ]

⒈  规劝谏过。

唐·元稹〈连昌宫词〉:「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同乡有个举人朱大经善口劝谏了几遭,只是不悟。」

分字解释


造句

  • 因为狩猎活动耗财费物,因而有见识的大臣往往劝谏。
  • 如果父母有违反道义的、错误的行为就要劝谏,还要坚持,到成功为止;
  • 根据人伦的规定,子女这时的义务和责任就是劝谏父母,还要坚持,直到成功为止。
  • 在别人身上观察自己的错误有时与自己的情形不符。最好的药方(最有效并且最易服用的)就是朋友的劝谏。

※ "劝谏"的意思含义、劝谏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