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散乐 > 词语"散乐"的意思
sǎnyuè

散乐


注音ㄙㄢˇ ㄩㄝˋ

繁体散樂


散乐

词语解释

散乐[ sàn lè ]

⒈  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⒉  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乐舞名。原指 周 代民间乐舞。 南北朝 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郑玄 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
《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
《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

⒉  宋 元 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 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元 汤式 《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

国语辞典

散乐[ sǎn yuè ]

⒈  一种乐曲:(1)​ 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 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

《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
《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⒉  宋、元以后,称民间艺人或专业戏曲艺人为「散乐」。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分字解释


造句

  • 听着斯科特·吉普林的散拍乐长大的詹姆斯p约翰松是跨步钢琴演奏风格的初创者之一。
  • 爵士乐从散拍音乐借用了切分音的节奏,也正是切分音为今日爵士乐注入了生气与活力。
  • 无论是作为一种器乐风格,抑或是作为一种体裁,散拍乐迥然有别于爵士乐。
  • 目的研究胃乐散对急、慢性三种实验性溃疡模型的作用。
  • 画面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 "散乐"的意思含义、散乐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