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舍身 > 词语"舍身"的意思
shèshēn

舍身


注音ㄕㄜˋ ㄕㄣ

繁体捨身
词性动词


舍身

词语解释

舍身[ shě shēn ]

⒈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参见:舍身。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

《梁书·武帝纪下》:“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
《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⒉  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国语辞典

舍身[ shě shēn ]

⒈  为事物尽力而不惜牺牲自己。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自今以后,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为知己者用了。」

⒉  出家为僧,或为弘扬佛法而牺牲己身。

《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三月辛未,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分字解释


造句

  • 读到舍身相救儿童的英雄的故事时,我深受感动。
  • 为了追求真理,他不惜舍身求法。
  • 残心和舍身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
  • 流血舍身,为要赦免我罪。
  • 他们为爱舍身的典范,对世人的教诲和影响既深且巨。
  • 在这个世界,王倒过来为仆人舍身,而不是仆人为王舍身。
  • 残心是由舍身一击、以及基于这种打击气势所自然产生的。
  • 据说这个名字是因为自古以来有不少人在那里舍身跳崖得来。
  • 我们在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诸佛菩萨在无量劫中,舍身命而培养的。
  • 求爱的人得爱;舍身友谊的人有朋友;殚精竭虑而创造幸福的人便有幸福。
  • 但是里根与撒切尔女士(现在是夫人了)全力以赴,舍身饲虎,取消了(资本)控制。
  • 尽管一些孩子舍身救人是可敬的行为,但是,这种英雄主义不应该被其他孩子模仿。
  • 研究人员发现,海豚、猴子、果蝠,甚至蚂蚁,各种动物都有舍身救助其它同类的能力。
  • 可是魔石摧毁了神灯能量,女神舍身使神灯重获光芒,保护了天地之脉,从此母子相隔。
  • 那天晚上,这些人制定了一个援救威尔的计划。每个人都愿意舍身去救他们勇敢的朋友。
  • 真正觉悟的青年,应当舍身到最黑暗的地方;只有在最黑暗的地方,需要你们觉悟的光明。

※ "舍身"的意思含义、舍身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