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市舶 > 词语"市舶"的意思
shì

市舶


注音ㄕˋ ㄅㄛˊ

市舶

词语解释

市舶[ shì bó ]

⒈  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⒉  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新唐书·卢奂传》:“污吏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可往营致,因言市舶之利。”
《明史·外国传四·琉球》:“贡使至 浙江,典市舶者復请籍其所齎。”

⒉  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

《宋史·食货志下八》:“九年, 集贤殿 修撰 程师孟 请罢 杭,明州 市舶,诸舶皆隶属 广州 一司。”

分字解释


造句

  • 市舶官员的所作所为不只是个人行为,同时也代表着宋王朝的国家形象,以至影响财政收入。
  • 由东方商市回来的商船,满载丝绸、香料和其他舶来商品,会停靠在这儿,卸下珍贵的货物并出售。

※ "市舶"的意思含义、市舶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