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庶人 > 词语"庶人"的意思
shùrén

庶人


注音ㄕㄨˋ ㄖㄣˊ


庶人

词语解释

庶人[ shù rén ]

⒈  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宋·苏轼《教战守》

the common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西周、春秋 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

《大盂鼎》:“易女邦司四白,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
《左传·襄公九年》:“其士竞於教,其庶人力於农穡。”
杨伯峻 注:“庶人当为农业生产之主要担负者。”
《管子·君臣上》:“务四支之力,修耕农之业,以待令者,庶人也。”

⒉  平民,百姓。

《书·洪范》:“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孔 传:“有大疑,先尽汝心以谋虑之,次及卿士、众民。”
《汉书·食货志上》:“庶人之富者累鉅万,而贫者食糟糠。”
《镜花缘》第七回:“请旨謫为庶人,以为结交匪类者戒。”

⒊  古代特指官府的吏役。

《书·胤征》:“嗇夫驰,庶人走。”
孔颖达 疏:“庶人走,盖是庶人在官者,谓诸侯胥徒也。”
《仪礼·丧服》:“庶人为国君。”
贾公彦 疏:“庶人为府史胥徒。经不言民而言庶人,庶人或有在官者,据在官者而言之。”
《礼记·曲礼上》:“庶人齕之。”
孔颖达 疏:“庶人,府史之属也。”

国语辞典

庶人[ shù rén ]

⒈  平民、百姓。

《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三国演义·第七八回》:「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无不惧孤。」

德语der einfache Mann

分字解释


造句

  • 本文按贵族之妻和庶人之妻两个子场分类,获得了130个词位。
  • 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
  • 第一步,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皇后下了手。
  • 其实,“礼不下庶人”是讲具体的礼仪规定的,不能抽象成阶级原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上看, 庶人都是有“礼”的。

※ "庶人"的意思含义、庶人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