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叹息 > 词语"叹息"的意思
tàn

叹息



叹息

词语解释

叹息[ tàn xī ]

⒈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魏源《圣武纪》

sigh; heave a sigh;

⒉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praise; gasp in admi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叹气。

《礼记·祭义》:“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 临朝叹息。”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灵 也。”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我亦为君长叹息,缄情远寄愁无色。”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二:“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

⒉  叹美;赞叹。

《汉书·公孙弘传》:“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 枚生,见 主父 而叹息。羣士向慕,异人并出。”
宋 陆游 《风雨中望峡口短歌》:“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上:“宾主欢醉,父老叹息称颂。”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
1. 叹气;嗟叹。 《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愾然必有闻乎其嘆息之声。”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吞声何足道,嘆息空悽然。”
《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二老正在那里閒讲閒论,--説甚么兴衰得失,谁圣谁贤,当时的英雄事业,而今安在,诚可谓大嘆息。”
刘大白 《邮吻·黄叶》诗:“和树枝最亲密的黄叶;当它对伴侣告辞的时候,微微地--只是临风的一声叹息。”

⒊  赞叹。 《后汉书·朱晖传》:“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 揖 早卒,有遗腹子 友,暉 常哀之,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召 暉 子 駢 为吏, 暉 辞 駢 而荐 友。

虞 嘆息,遂召之。”

国语辞典

叹息[ tàn xí ]

⒈  叹气。

《文选·宋玉·高唐赋》:「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哀吊》:「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读者叹息。」

太息 叹气 慨气 嗟叹

⒉  赞叹。

《晋书·卷七四·桓彝传》:「石虔跃马赴之,拔冲于数万众之中而还,莫敢抗者,三军叹息,威震敌人。」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简直是一团糟!”她叹息道。
  • 伴着一声叹息,她往后一靠,闭上了眼睛。
  • 他难过地叹息了一声。
  • 她发出沮丧的叹息声。
  • “啊,天哪,”麦金农叹息道,“你也一样。”
  • 她伤感地叹息。
  • “唉,就这样了,但愿下一次运气好些。”她叹息道。
  • “你现在麻烦已经够多的。”—“说得太对了,”理查德叹息着说。
  • 我听到一声叹息,然后是一阵轻笑。
  • 每一声叹息都像是一声枪响。
  • 克拉拉总是叹息道:“哦,太疼了!”
  • 他长叹一声;一声很长很长很长的叹息。
  • 她的回答半是叹息,半是哀怨,带着恼怒。
  • 不要叹息,不要哭泣!
  • “我已经有三个名字了。”小海蒂叹息着说。
  • 她又开始终日叹息。
  • “这件事要拖挺久的呢。”獾子班杰叹息着说。
  • 风在这寂寞的地方叹息,夜里神秘的声音从远处飘来。
  • 一阵长时间的、颤抖的呜咽声、哭声和深深的叹息声传来。
  • 村民们带着一种心不在焉的神情,很少说话;但他们经常叹息。
  • 从前,老奶奶总是叹息道:“布丽吉特,今天还没有结束吗?”
  • 疑虑出现了;他们变得烦恼和不快;不知不觉中发出了一两声叹息。
  • 木柴在那个正在烧酒的大铜锅下熊熊地燃烧起来,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 “本来应该是我。”一只小狗叹息,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下几乎都在讽刺。
  •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就不是。”她回答说。她清清楚楚地听见他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 他带着责难的心情,聆听到沙沙声,箔盖的叹息声以及往玻璃杯倒酒发出的单调的嘘声。
  • 一声“大声叹息”意味着她认为那一刻的你是一个白痴,而且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浪费了这么多时间站在这里来跟你争论“无关紧要的事”。
  • 女人叹息着问,他是不是昏过去了?
  • 宁愿孩子啼哭,不愿母亲叹息。

※ "叹息"的意思含义、叹息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