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畏罪 > 词语"畏罪"的意思
wèizuì

畏罪


注音ㄨㄟˋ ㄗㄨㄟˋ
词性动词


畏罪

词语解释

畏罪[ wèi zuì ]

⒈  犯罪后担心遭到惩罚。

畏罪自杀。

dread punishment for one's crime;

引证解释

⒈  畏惧罪刑。

《韩非子·问辩》:“是以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
《史记·酷吏列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庙主畏罪,与其徒终夜巡视。”
茅盾 《清明前后》第二幕:“现在, 唐文君 的恐惧和悲痛,使他畏罪之心突又占了上风。”

国语辞典

畏罪[ wèi zuì ]

⒈  畏惧罪刑。

《韩非子·问辩》:「是非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无以讼。」
《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华核》:「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会日,定送到都。」

如:「畏罪潜逃」、「畏罪自杀」。

英语to dread punishment, afraid of being arrested for a crime

法语craindre la punition, craindre le châtiment

分字解释


造句

  • 几个证人作证说,当波特被带到谋杀现场时,他表现出了畏罪行为。
  • 有几个证人都供述了波特被带到凶杀场所的畏罪行动。
  • 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马谡在街亭战役中丧众失地,违反上级的部署,不听部下的正确建议,兵败后又畏罪潜逃;
  • 42有几个证人都作证说当波特被带到凶杀现场时,他表现出了畏罪行为。被告的律师没有盘问他们一句,就允许他们退出了证人席。

※ "畏罪"的意思含义、畏罪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