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五戒 > 词语"五戒"的意思
jiè

五戒


注音ㄨˇ ㄐ一ㄝˋ

五戒

词语解释

五戒[ wǔ jiè ]

⒈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Five Buddhist Disciplines;

引证解释

⒈  五种戒令。

《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誥,用之于会同;三曰禁,用诸田役;四曰纠,用诸国中;五曰宪,用诸都鄙。”

⒉  亦作“五诫”。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诫为教,絶酒不淫。”
《魏书·释老志》:“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

⒊  指寺院中未经剃度的杂役、行者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几箇诵经五戒,是佛力扶持后马践杀。”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皇甫殿 ﹞当时呼住行者道:‘五戒,你莫待要赶这两箇人上去?’”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末扮五戒上云﹞自家乃是弥陀寺中一箇五戒便是。”

国语辞典

五戒[ wǔ jiè ]

⒈  佛教戒律之一。为佛教徒应持守的五项戒律。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长阿含经·卷二》:「时彼女从佛受五戒已,舍本所习,秽垢消除,即从座起,礼佛而去。」

⒉  出家人。

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四出》:「自家乃是弥陀寺中一个五戒便是。」

德语Pancasila (Sprachw)​

法语cinq Préceptes

分字解释


造句

  • 所以这六个宗旨,就是五戒的别名。
  • 这五戒是人生最要紧的规律,人人都应该守五戒。
  • 他教导他的臣民:“贝拿勒斯所有民众,你们都要开始持五戒。”
  • 打七只是教给大家一个方法,把佛法的因果和五戒十善介绍给大家。
  • 这便是五戒的用处所在: 它们是为了治愈这些伤创与疤痕而设计的。
  • 佛陀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说明这五戒,好让我们从不同的观点来了解它们。
  • 一九九零年在圆明讲堂上明下旸大和尚座下受三皈五戒,开始茹素念佛。
  • 此外,还有…我们与其他佛教学校有别,因为除了五戒外,我们还忌赌;
  • 佛陀的修行道不仅包括了念、定、内明的修练,还包括以五戒为起点的持戒。
  • 酿酒厂;一切卖酒场所。唯利是图,害人不浅,佛教五戒之中有一戒是不准饮酒。
  • 佛陀的修行道不仅包括了念、定、内明的修练,还包括以 五戒为起点的 持戒。
  • 一个持守五戒而真实的人,来世一定会进入快乐的境界,因为他由戒德和法义所支持着。
  • 现在的情况是过去的结果,应该安心承受,然后努力工作,努力行善,遵守五戒十善去改变命运。
  • 五戒虽然分作为五,那是宇宙观里的真理,地球上人类最大的问题,其根本精神面貌是不侵犯伤害;
  • 在此有另一点值得思考的:五戒在数目上比八戒来得少,而且它是人们每天受持的,因此并没有特别受持的日子;
  • 我从小就认为宗教信仰只是一种过时又古老的东西,古代圣贤教导的仁义道德和佛陀的五戒十善在我眼里也不值一提。
  • 有一个印度故事,是讲一颗糖果去天堂见上帝,它跟上帝抱怨说:“亲爱的上帝,我那么甜、那么好,不但遵守五戒,又一直都在打坐。”
  • 有一个印度故事,是讲一颗糖果去天堂见上帝,它跟上帝抱怨说:「亲爱的上帝,我那么甜、那么好,不但遵守五戒,又一直都在打坐。」
  • 有一个印度故事,是讲一颗糖果去天堂见上帝,它跟上帝抱怨说:「亲爱的上帝,我那么甜、那么好,不但遵守五戒,又一直都在打坐。」

※ "五戒"的意思含义、五戒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