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下辞 > 词语"下辞"的意思
xià

下辞


注音ㄒ一ㄚˋ ㄘˊ

繁体下辭

下辞

词语解释

下辞[ xià cí ]

⒈  具供词。

引证解释

⒈  具供词。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事下有司,收 玄、缉、鑠、敦、贤 等送廷尉” 裴松之 注引《世语》:“玄 至廷尉,不肯下辞。廷尉 钟毓 自临治 玄。”

分字解释


造句

  • 独身主义对于天主教会的牧师来说是义不容辞的(但对于英国国教徒,或大多数出于教皇势力掌控下的东方礼教来说,并非如此)。
  • 一些批评埃尔多安的人和他的敌人令人担忧,其中包括怀恨的前陆军军官,这些人都在接受调查,在某些情况下是夸大其辞的阴谋罪。
  • 我妈妈辞了职,在一个黑会计的帮助下,我爸爸建立了一系列的家庭式公司帮他洗钱。
  • 我问他有关计划的情况,但他只是含糊其辞地应答了一下。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 这种情势下,农村女性则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主力军。
  • 看一下明星引导的术士们是怎么,从东方遥远的路途上带着馨香匆忙赶路的:,快些,快把你们卑微的歌辞献上,谦虚地在他圣洁的脚下安放。
  • 维京公司比较特别,不仅因为它牌子响亮,还因为它在缺乏支线航空网的情况下义不容辞的用单机完成了许多航空运输,而且成绩斐然。
  • 说到这里,有一个小插曲,13年我辞了职,当时的原因很单纯,觉得太累了想休息一下。
  • 我知道这个人不会夸大其辞,所以当他描绘他毫无节制的因特网狂热时,说会连续上网24小时以上,我不得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 "下辞"的意思含义、下辞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