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贤郎 > 词语"贤郎"的意思
xiánláng

贤郎


注音ㄒ一ㄢˊ ㄌㄤˊ

繁体賢郎

贤郎

词语解释

贤郎[ xián láng ]

⒈  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对他人儿子的美称。

《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唐 李亢 《独异志·严泰》:“其夕,有乌衣五十人,扣 泰 门,谓其父母曰:‘贤郎附钱五千,可领之。’”
元 黄溍 《次韵题庐陵解君行卷》:“贤郎亦復事舒阔,吐辞歷落正不葩。”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见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贤郎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百般的牢笼,这事他絶不吐口应许。”

国语辞典

贤郎[ xián láng ]

⒈  对他人儿子的敬称。

《称谓录·卷六》:「贤郎声口不凡,他年怎不作宰相?」
《西游记·第四二回》:「别的还好惹,孙行者是那样人哩,我贤郎,你不曾会他?」

分字解释


造句

  • 孙山回家后,同乡的儿子还没回来,同乡就来询问结果,孙山委婉地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 一名日本住中国大使馆的官员称,日本首席谈判代表佐佐江贤一郎星期天抵达北京并计划分别会见吴大卫和中国外交部的其他官员。

※ "贤郎"的意思含义、贤郎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