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跣足 > 词语"跣足"的意思
xiǎn

跣足


注音ㄒ一ㄢˇ ㄗㄨˊ

跣足

词语解释

跣足[ xiǎn zú ]

⒈  赤脚;光着脚。

⒉  指光着的脚。

引证解释

⒈  赤脚;光着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首冠金冠而跣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徐伯龄》:“﹝ 徐伯龄 ﹞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
《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

⒉  指光着的脚。

戴望舒 《村姑》诗:“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国语辞典

跣足[ xiǎn zú ]

⒈  光著脚,没穿鞋袜。

《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有小儿三人,自梁栋中循柱而下,弓矢在手,跳跃笑话,皆毳衣跣足。」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分字解释


造句

  • 时间老人的女儿,伪善的日子,一个个沉默寡言裹着衣巾,如跣足的托钵僧。

※ "跣足"的意思含义、跣足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