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玄德 > 词语"玄德"的意思
xuán

玄德


注音ㄒㄨㄢˊ ㄉㄜˊ

玄德

词语解释

玄德[ xuán dé ]

⒈  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指自然无为的德性。天德。

引证解释

⒈  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

《书·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孔 传:“玄谓幽潜,潜行道德。”
《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两仪。”
李周翰 注:“玄德谓潜行道德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陛下玄德格天,圣母徽仪应地。”

⒉  指自然无为的德性。

《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王弼 注:“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庄子·天地》:“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隋书·经籍志三》:“圣人体道成性,清虚自守,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故能不劳聪明而人自化,不假修营而功自成。其玄德深远,言象不测。”

⒊  天德。

《汉书·礼乐志》:“礼乐成,灵将归,託玄德,长无衰。”
颜师古 注:“言託恃天德,冀获长生,无衰竭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薛综 注:“言帝如此清惠之风同於天德。”

国语辞典

玄德[ xuán dé ]

⒈  高深、幽潜的德性。

《书经·舜典》:「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

⒉  天地玄妙之理。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托玄德,长无衰。」
《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⒊  佛教上指玄妙的功德。

⒋  三国蜀刘备的字。参见「刘备」条。

分字解释


造句

  • 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
  • 瑜问曰:“玄德在何处? ”。
  • 玄德问庞统曰:“此何兆也? ”。
  • 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
  • 玄德曰:“必须与夫人商议。”
  • 两军隔水相拒,玄德与孔明来观形势。
  • 玄德看了书,便教马良先回。
  • 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
  • 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
  • 玄德乃问孔明曰:“来意若何? ”?
  • 玄德急止之曰:“不可!”
  • 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
  •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 玄德跪而告曰:"夫人既知,备安敢相瞒。
  • 玄德曰:"且勿惊动。"
  • 玄德祖刘雄,父刘弘。
  • 玄德与孔明商议。
  •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
  • 玄德赏了卓膺。
  • 玄德曰:“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如之奈何? ”。
  • 遂进酒劝玄德。
  • 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
  • 玄德曰:“人皆言将军老矣,惟军师独知将军之能。”
  • 玄德曰:"吾弟自来饮酒失事,军师何故反送酒与他?"
  • 孙权引一班谋士,随后都到,却教吕范来馆驿中请玄德。
  • 玄德亦泣。
  • 国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
  • 玄德慌忙发付伊籍回江夏整顿军马,一面与孔明商议拒敌之计。

※ "玄德"的意思含义、玄德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