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学政 > 词语"学政"的意思
xuézhèng

学政


注音ㄒㄩㄝˊ ㄓㄥˋ

繁体學政

学政

词语解释

学政[ xué zhèng ]

⒈  教育工作。

⒉  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引证解释

⒈  教育工作。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崇寧 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罸不少贷。”
清 刘大櫆 《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 南学政。”

⒉  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 清 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采访遗书》:“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翰林院里的人都是清贵之品,将来放了外任,不是主考,就是学政。”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他们派人到书院门口迎接钦差学政 张之洞。”

国语辞典

学政[ xué zhèng ]

⒈  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⒉  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 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

分字解释


造句

  • 每所学校都设立自己的入学政策。
  • 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安德鲁·舒伯特表示,合作的增长有一部分是出于必要性。
  • 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安德鲁·舒伯特表示,这种日益增强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
  • 今天,大多数毕业生最终都在学术界之外工作——不仅在工业领域,而且还有科学政策、通信和专利法等职业领域。
  • 这份来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的报告明确指出了什么是利害攸关的以及什么需要改变。
  • 教协支持专科教学政策。
  • 他们在各自国家组织会议从而影响科学政策。
  • 这项工作将会出现在法医学政策和管理学杂志上。
  • RIT对许多研究生项目保持滚动的入学政策。
  • 国家政策和管制:具有国家传统医学政策的国家不多。
  • 阅读此,很显然,霍尔特做了相当多的科学政策和资金。
  • 我们是执行开放式入学政策,让所有想要来的人都能来吗?
  • 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必须制定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政策。
  • 由于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留学政策内容也相应发生改变。
  • 书也提出关于在科学家和科学政策经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部分。
  • 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把文献计量指标作为一种科学政策分析的辅助工具。
  • 你不仅要熟知一些常规的转学政策,还必须清楚那些关于转学来源的特定附加条件。
  • 从我国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情况来看,在广大农村地区,就近入学政策推行得较为顺利;

※ "学政"的意思含义、学政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